[实用新型]蓄电池充电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9662.0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张春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胡博文 |
地址: | 409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充电 控制 装置 | ||
1.一种蓄电池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1、整流电路ZL1、输入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以及缓冲断电电路;
所述变压器T1,其初级绕组与市电连接,其输出绕组与整流电路ZL1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220V市电转换成低压交流电并输出至整流电路ZL1;
所述整流电路ZL1,其输出端与输入滤波电路连接,用于将变压器T1输出的低压交流电进行整流并输出直流电;
所述输入滤波电路,其输出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整流电路ZL1输出的直流电进行钳压及滤波处理;
所述稳压电路,其输出端与缓冲断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输入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电压转换并输出蓄电池E1所需的直流电;
所述缓冲断电电路,其输出端连接于蓄电池E1,用于向蓄电池E1输出充电电流,并在蓄电池E1的电压达到额定电压时延时停止向蓄电池输出充电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断电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可调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二极管D1、PMOS管Q3、三极管Q2、三极管Q4、三极管Q5、电容C4、电容C5、电容C6以及稳压管ZD2;
所述PMOS管Q3的源极作为缓冲断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PMOS管Q3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作为缓冲断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蓄电池E1,所述PMOS管Q3的源极通过电阻R7与PMOS管Q3的栅极连接,PMOS管Q3的栅极通过电阻R8连接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容C4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9连接于PMOS管Q3的源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于PMOS管Q3的源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可调电阻R10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可调电阻R10与电容C5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12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11连接于稳压管ZD2的正极,稳压管ZD2的负极连接于蓄电池E1的正极,稳压管ZD2的正极通过电容C6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阻R4、电阻R5、抽头电阻R6、电容C3、稳压管ZD1以及可控精密稳压源U1;
三极管Q1的集电极作为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负极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正极接地,可控精密稳压源U1的参考极与抽头电阻R6的动触头连接,抽头电阻R6的一端接地,抽头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6连接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电容C4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稳压管ZD1的负极连接,稳压管ZD1的正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稳压管ZD1的负极之间的公共连接点作为稳压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滤波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以及电感L1;
电阻R2的一端通过压敏电阻R1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2接地,电阻R2和压敏电阻R1的公共连接点作为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2和电感L1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3接地,电阻R2和电感L1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1接地,电感L1和电容C2的公共连接点作为输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ZL1为二极管组成的全桥式整流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经贸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经贸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96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