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5617.6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9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川;陆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m32 智能 衣柜 监控 电路 | ||
1.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STM32控制模块、WIFI通讯电路、RFID射频识别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烟雾传感器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和指示电路,所述WIFI通讯电路、RFID射频识别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烟雾传感器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和指示电路均与STM32控制模块连接,所述WIFI通讯电路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STM32控制模块包括STM32F103C8T6单片机,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1通过电阻R2连接3.3V电源,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3分别连接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4分别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5分别连接电阻R3一端、晶振X1一端和电容C3一端,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6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晶振X1另一端和电容C4一端,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9通过电阻R4连接3.3V电源,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20通过电阻R5连接地线,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35和引脚47连接地线,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36和引脚48均连接3.3V电源,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44通过电阻R1连接地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通讯电路包括ESP8266芯片和RT9193-33芯片;
所述RT9193-33芯片的引脚1连接5V电源且引脚1通过电容C13连接地线,所述RT9193-33芯片的引脚2连接地线,RT9193-33芯片的引脚3连接引脚1,RT9193-33芯片的引脚4通过电容C5连接地线,RT9193-33芯片的引脚5通过电容C6连接地线且通过电容C7连接地线,RT9193-33芯片的引脚5用于输出3.3V电源;
所述ESP8266芯片的引脚1连接地线,ESP8266芯片的引脚2通过电阻R7连接地线,ESP8266芯片的引脚4通过电阻R6连接3.3V电源,ESP8266芯片的引脚7通过电阻R10连接3.3V电源且引脚7通过二极管D1连接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12,ESP8266芯片的引脚8通过电阻R9连接3.3V电源且引脚8通过二极管D2连接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13,ESP8266芯片的引脚9通过电阻R12连接3.3V电源,ESP8266芯片的引脚11通过电阻R11连接3.3V电源,ESP8266芯片的引脚16连接3.3V电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射频识别电路包括UHF-R200芯片,所述UHF-R200芯片的引脚1连接地线,UHF-R200芯片的引脚2连接5V电源,UHF-R200芯片的引脚9通过电感L1连接地线,UHF-R200芯片的引脚12通过电阻R22连接5V电源,电容C8一端连接5V电源,电容C8另一端连接地线,电容C9一端接5V电源,电容C9另一端连接地线,电阻R13一端连接5V电源,电阻R13另一端通过发光二极管D3连接地线,UHF-R200芯片的引脚6连接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30,UHF-R200芯片的引脚7连接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采集电路包括DHT11温湿度传感器,DHT11温湿度传感器的引脚1连接电源VCC,DHT11温湿度传感器的引脚2连接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32且DHT11温湿度传感器的引脚2通过电阻R14连接电源VCC,DHT11温湿度传感器的引脚4连接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56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骨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