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65617.6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9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川;陆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m32 智能 衣柜 监控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包括STM32控制模块、WIFI通讯电路、RFID射频识别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烟雾传感器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和指示电路,WIFI通讯电路、RFID射频识别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烟雾传感器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和指示电路均与STM32控制模块连接,WIFI通讯电路与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可靠,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可与移动终端配合完成远程控制;还具有自动打开衣柜、采集衣物信息、温湿度检测、烟雾检测以及自动报警功能。测试表明,此电路性能良好,操作简单且人性化,智能化程度高,可应用于高端智能衣柜监控等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衣柜行业,特别是涉及到智能衣柜的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
背景技术
在科技和经济大幅增长的当今社会,人们的衣服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年轻人群体,在服饰装扮上的追求使得衣物款式,数量不断增多,衣柜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家具,因用户需求衣柜功能不断创新,从最初的仅具备储藏衣物功能发展到如今可以进行湿衣烘干,自动整理分类功能,智能查找衣物功能等各式各样功能呈现在的衣柜智能设计之中。智能衣柜与传统衣柜相比较,具有更多人性化的控制和多元化的体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需要一种智能衣柜监控电路来适用于智能衣柜的发展趋势,从而替代传统衣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本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结构简单可靠,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可与移动终端配合完成远程控制;此外,该电路还具有自动打开衣柜、采集衣物信息、温湿度检测、烟雾检测以及自动报警功能。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衣柜监控电路,包括STM32控制模块、WIFI通讯电路、RFID射频识别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烟雾传感器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和指示电路,所述WIFI通讯电路、RFID射频识别电路、温湿度采集电路、烟雾传感器电路、电机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和指示电路均与STM32控制模块连接,所述WIFI通讯电路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STM32控制模块包括STM32F103C8T6单片机,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1通过电阻R2连接3.3V电源,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3分别连接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4分别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5分别连接电阻R3一端、晶振X1一端和电容C3一端,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6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晶振X1另一端和电容C4一端,电容C3和电容C4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9通过电阻R4连接3.3V电源,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20通过电阻R5连接地线,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35和引脚47连接地线,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36和引脚48均连接3.3V电源,所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引脚44通过电阻R1连接地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WIFI通讯电路包括ESP8266芯片和RT9193-33芯片;
所述RT9193-33芯片的引脚1连接5V电源且引脚1通过电容C13连接地线,所述RT9193-33芯片的引脚2连接地线,RT9193-33芯片的引脚3连接引脚1,RT9193-33芯片的引脚4通过电容C5连接地线,RT9193-33芯片的引脚5通过电容C6连接地线且通过电容C7连接地线,RT9193-33芯片的引脚5用于输出3.3V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65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骨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