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78163.6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3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苏潮;吴洪德;陈志广;杨奇能;欧学国;邵立伟;黄德皇;陈庆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早稻田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9 | 代理人: | 杨惠邦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电机 驱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以太网控制器电路、微控制器电路、伺服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伺服电机单元;所述以太网控制器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电路分别连接所述伺服控制电路和所述伺服电机单元,所述伺服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伺服电机单元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伺服电机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以太网控制器电路的数据指令作用于微控制电路,监控调试相关参数和下发控制指令;通过伺服控制电路控制伺服电机的位置环、速度环和力矩环,实现伺服电机的高精度控制,提高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伺服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大转矩输出、低惯量和良好的控制性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中,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伺服电机的作用是把控制电压信号转换为机械移动,也就是把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变成该电机的一定转速或角位移,因此可以用中央处理器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目前,对伺服电机的控制仅采用中央处理器输出伺服电机的运行参数控制伺服电机运行,不能很好地对伺服电机的位置环、速度环和力矩环进行控制,也无法满足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以太网控制器电路、微控制器电路、伺服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伺服电机单元。
所述以太网控制器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连接,用于发送控制指令到所述微控制器电路;所述微控制器电路分别连接所述伺服控制电路和所述伺服电机单元,所述微控制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以太网控制器的数据指令控制所述伺服控制电路和所述伺服电机单元工作并反馈工作状态数据到所述以太网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电路还用于发送位置环控制信号、速度环控制信号和力矩环控制信号到所述伺服控制电路进而控制所述伺服电机单元;所述伺服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伺服电机单元连接,所述伺服控制电路用于发送驱动控制信号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伺服电机单元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伺服电机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以太网控制器电路包括:以太网控制器芯片、以太网控制器存储电路、以太网控制器保护电路、以太网控制器复位电路、以太网控制器晶振电路和以太网控制器滤波电路;所述以太网控制器存储电路、以太网控制器保护电路、以太网控制器复位电路、以太网控制器晶振电路和以太网控制器滤波电路分别与所述以太网控制器芯片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控制器电路包括:微控制器芯片、微控制器接口电路、微控制器晶振电路、微控制器滤波电路和微控制器保护电路;所述微控制器接口电路、微控制器晶振电路、微控制器滤波电路和微控制器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芯片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伺服控制电路包括:伺服控制芯片、伺服控制滤波电路和缓冲器电路;所述伺服控制滤波电路和缓冲器电路分别与所述伺服控制芯片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路包括MOS管门极驱动电路和三相全桥MOS管电路;所述MOS管门极驱动电路和所述三相全桥MOS管电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OS管门极驱动电路包括MOS管门极驱动芯片和MOS管滤波电路;所述MOS管门极驱动芯片和所述MOS管滤波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早稻田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未经中山早稻田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78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