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密封条表面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86725.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9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蔚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B29C65/64;B29C65/7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培松;王菊花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密封条 表面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密封条表面处理系统,包括沿车门密封条贴装作业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化处理工位以及滚压工位,还包括一转移系统,用于将车门从活化处理工位转移到滚压工位;活化处理工位包括至少一个多轴机器人以及由多轴机器人的机械臂支撑的等离子枪,进行活化处理;滚压工位包括密封条输送机构以及滚压机构,密封条输送机构向活化处理后的车漆表面输送密封条,贴装到车漆表面,滚压机构位于密封条输送机构的后方,用于通过滚压轮压紧贴装的密封条。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密封条表面处理系统引入等离子表面活化处理,将等离子表面活化处理与滚压处理相结合,促进粘贴式密封条与车门油漆表面的粘贴强度,从而解决现存的密封条开胶,脱落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面贴装技术领域,尤其是车门密封条表面处理系统,适于对车门的油漆表面贴装密封条。
背景技术
车门密封条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车辆,主要用于优化改善车辆的防尘防噪性能以及车门关闭力。目前,车门密封条主要分为卡扣式和粘贴式两种,其中粘贴式密封条应用更加广泛,效果更好,尤其是相对高端的车型,如大众、奔驰、宝马、红旗等品牌车型。
粘贴式车门密封条主要通过一种特制的胶带将密封条通过按压或者滚压的方式安装到车门上,常见的胶带如3M公司的ST1200、4112等型号。由于车门油漆成分、表面能较小等原因,将粘贴式头道密封条直接按压或滚压粘贴到车门上时,存在粘贴力小、浸润率较低或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建立有效强度的粘贴情况,其中有效强度是指能够保证密封条不因常规的外力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粘贴失效的能力,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安装在车门上的车门密封条立刻或者一段时间后出现开胶,甚至从车门的油漆表面上脱落的情况。
为此,现有技术从对密封条与车门的粘结的结合力的强化方面,做了多种研究和实践。现有提高粘贴式车门密封条在车门上粘贴强度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其一是使用清洁剂清洁车门表面,确保车门表面无污染,这种方法是常规手段,其增强效果非常有限;其二是对密封条和车门进行预热处理,试验表明,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密封条的粘贴效果,缩短浸润时间。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对密封条和车门加热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其三是使用底涂剂涂抹在车门上促进粘贴,通过在车门油漆表面涂一种提高表面能的底涂剂来增强粘贴强度,该方法对于粘贴强度实际效果好于前两种措施,但是底涂剂需要人工涂抹,同时其有挥发性,存在异味和毒性,不利于人体健康,且对车门油漆表面有一定的腐蚀,影响车门油漆质量。
以上三种处理方法,都需要在密封条安装前进行,需要在密封安装之前占用单独的一片场地工位来实施,延长了工艺产线,造成成本增加以及对厂区内的空间提出更多的要求,同时效率和贴装的效果并不理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CN110681524A一种汽车门密封条涂胶压接装配机及装配方法
专利文献2:CN208164323U一种用于车门密封条贴装的装置
专利文献3:CN207809578U一种用于车门粘结密封条的手动辊压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实现车门等钣金件和零件表面贴装密封条的连续贴装并且保证密封条贴装的粘贴附着强度的车门密封条表面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门密封条表面处理系统,包括沿车门密封条贴装作业方向依次设置的活化处理工位以及滚压工位,还包括一转移系统,用于将车门从活化处理工位转移到滚压工位;
所述活化处理工位包括至少一个多轴机器人以及由多轴机器人的机械臂支撑的等离子枪,所述等离子枪被设置成通过角度和姿态调整使其朝向车门边缘的车漆表面进行活化处理;
所述滚压工位包括密封条输送机构以及滚压机构,所述密封条输送机构被设置成以倾斜角度向活化处理后的车漆表面输送密封条,贴装到车漆表面,所述滚压机构位于密封条输送机构的后方,用于通过滚压轮压紧贴装的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蔚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埃蔚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867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污水处理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吊装结构及电池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