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93556.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6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谢继鹏;蔡隆玉;赵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N13/02 | 分类号: | F16N13/02;F16N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小莉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润滑 注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此注油器包括壳体、油腔和柱塞,其中,壳体,其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油腔,开设于壳体内部,其包括进油腔和出油腔,进油腔和出油腔之间通过单向阀单向连通,进油腔内装配有缓冲件,出油腔配合连通有蓄能腔;以及,柱塞,贯穿壳体的侧壁,延伸在出油腔内;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缓冲件,将现有的单冲吸油变为双冲吸油,提高了润滑油的流动效率,进而克制气蚀的作用;同时,设置的准备腔中预存储润滑油,在注油过程中能大大缩短润滑油的流动路径,并提高控制注油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注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
背景技术
注油器是发动机等带压工作机械润滑油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供油设备,柱注油器工作时由柱塞移动形成真空,藉由真空将润滑油吸入到泵体内,柱塞再反向移动将经注油阀将润滑油送至各润滑点。
注油器在实际工作中,润滑油流经喉部入口时,压力降低到接近润滑油的汽化压力,游离的气体和水汽化,使流体变为气液两相流,在压力增加时,气泡破灭,产生气蚀现象,不仅仅会破坏喉部结构强度,还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和震动,消耗流体的能量,降低注油器性能和运行效率。
进一步地,随着技术的进步,现有的发动机润滑油注入量会随着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载的变化即时调整。但是由于润滑油低温时粘度较高,并且润滑以及管线较长,润滑油流动需要时间较长,会有明显的滞后,增加润滑油注入精度控制的难度,其次,由于负压产生的气液两相流也会对液压油的精度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其用于解决现有注油器存在的抗气蚀能力差,效率低和控制精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此注油器包括壳体、油腔和柱塞,其中,壳体,其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油腔,开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其包括进油腔和出油腔,所述进油腔和出油腔之间通过单向阀单向连通,所述进油腔内装配有缓冲件,所述出油腔配合连通有蓄能腔;以及,柱塞,贯穿所述壳体的侧壁,延伸在所述出油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油腔包括准备腔和计量腔,所述准备腔和计量腔通过第一连通腔连通,且所述第一连通腔内设置有单向连通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油口与进油腔相连通,而所述出油口与计量腔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准备腔与蓄能腔通过第二连通腔相连通,而所述第二连通腔内设置有节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蓄能腔内设置有带有弹簧的蓄能活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冲件包括密封筒、固定于所述密封筒轴线处的连通管、配合活动连接于所述密封筒和连通管之间的从动活塞和设置于所述密封筒和从动活塞端面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密封筒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进油腔的侧壁上,而所述连通管中设置有节流阀,所述复位弹簧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发动机润滑用注油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筒的内壁及所述连通管的外壁分别与所述从动活塞的侧壁紧密贴合,所述密封筒和从动活塞端面之间的空腔侧壁中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数量至少有两组且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未经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93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售卖机低压电气组件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粘结式新型组合花纹设计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