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磨床的生产组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06063.X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0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陶峰;吴楚;黄鑫;李彬;窦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19/00;B24B41/00;B24B41/02;B24B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 |
地址: | 44100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磨床 生产组 系统 | ||
1.一种基于磨床的生产组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磨床组,具有多台用于磨削加工待加工工件的磨床(1);
烘干机(3),用于烘干已完成磨削的工件;
传送装置(2),设置在多台所述磨床(1)的工件出口(12)与所述烘干机(3)的工件进口(31)之间,所述传送装置(2)的传动带(21)的下方设置有接水槽(22);
收料装置(4),与所述烘干机(3)的工件出口(32)相对设置,以容置已完成烘干的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组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床(1)具有磨削机械臂组,所述磨削机械臂组包括分别铰接于固定本体的进料机械臂(51)和出料机械臂(52);其中,所述进料机械臂(51)配置为可绕其铰接中心转动,以便其操作端(511)在所述磨床(1)的放入口(11)和磨削工位之间切换;所述出料机械臂(52)配置为可绕其铰接中心转动,以便其操作端(521)在所述磨床(1)的磨削工位和工件出口(12)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组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床(1)的工件出口(12)设置有具有滑道(611)的第一引导装置(61),所述第一引导装置(61)的滑道进口(6111)位于所述磨床(1)的工件出口(12)的下方,所述第一引导装置(61)的滑道出口(6112)位于所述传动带(2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组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装置(61)呈折弯状,且形成其滑道出口(6112)的出口段呈水平状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组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21)的近所述烘干机(3)一侧设置有具有滑道(621)的第二引导装置(62),所述第二引导装置(62)的滑道进口(6211)位于所述传动带(21)的下方,所述第二引导装置(62)的滑道出口(6212)位于所述烘干机(3)的工件进口(31)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生产组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装置(62)的滑道进口(6211)尺寸小于滑道出口(6212)尺寸,且形成其滑道出口(6212)的板段(622)自本体折弯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组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21)的工作面呈倾斜状态设置,且其近所述磨床(1)的一侧低于其近所述烘干机(3)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组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面内,所述传动带(21)位于所述接水槽(22)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组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台所述磨床(1)沿所述传动带(2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组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传动带(2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多台所述磨床(1)配置在所述传动带(21)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060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混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灯用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