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纵梁支撑结构的卡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4458.4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9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聂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常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阜阳合肥现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支撑 结构 卡车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加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纵梁支撑结构的卡车车架,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轴,且固定轴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块,所述第三转动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斜板,且斜板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轴、伸缩杆及斜板,在对车厢进行组装时,利用固定轴安装至纵梁内部,从而对车厢进行定位,再通过固定轴下端设置的斜板及伸缩杆,对固定轴进行限位,防止车厢在组装的过程中受到冲击弹出,从而降低组装工人对组装时间,便于对车厢进行组装,无需重新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纵梁支撑结构的卡车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是汽车中最重要的承载部件,而车架纵梁又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之一,所以纵梁在汽车上起到重要的承载作用,汽车的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等均含有纵梁,纵梁通常用低合金钢板冲压而成,断面形状一般为槽型,也有的做成Z字型或者箱型等断面。
现有技术中的卡车在平坦的大道上行驶时,车辆行驶稳定,但如果卡车在重载的情况下且行驶在颠簸路面上,重载的车厢会随着路面的起伏而摇晃,此时卡车的车架纵梁会受到相当大的力,出现车辆不稳定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缺少对车架纵梁的加强办法,纵梁使用寿命短,而且长时间行驶于起伏路面,非常容易使车架纵梁产生形变,严重则会造成纵梁的断裂,给行车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纵梁支撑结构的卡车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纵梁支撑结构的卡车车架,包括车厢,所述车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呈对称设置的固定轴,且固定轴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块,所述第三转动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三转动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斜板,且斜板的一侧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车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C型板,且C型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纵梁,所述纵梁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梁,且所述第一横梁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梁,且第一支撑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纵梁,位于左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梁,且第二支撑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梁,且第三支撑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右侧的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及第三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紧固螺栓。
优选的,所述纵梁的内部螺旋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且纵梁通过第二紧固螺栓与C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的右端螺旋连接有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梁通过支撑板及第一紧固螺栓与第一横梁及纵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梁通过支撑板及第一紧固螺栓与第一支撑梁及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梁通过支撑板及第一紧固螺栓与第一支撑梁及第二支撑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纵梁、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的材质均为槽钢条,且第二横梁的个数共有两个,且第二横梁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纵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C型板、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及支撑板,利用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三支撑梁及支撑板组成多个具有稳定结构的三角形,再通过设置的C型板对纵梁进行加固,从而保证在车辆发生倾斜摇摆时,对卡车纵梁的冲击进行保护,加强纵梁的受力强度,防止纵梁发生变形及断裂,消除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常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常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4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