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底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17384.X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7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孟庆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信睿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孔令娟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底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底盘结构,包括壳体、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壳体上设置有通信接口;第一侧板与壳体的第一侧壁连接,第一侧板上间隔设置第一齿轮箱和第二齿轮箱,第一齿轮箱包括两个啮合的齿轮和与主齿轮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齿轮箱包括两个啮合的齿轮和与主齿轮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侧板与壳体的第二侧壁连接,第二侧板上间隔设置第三齿轮箱和第四齿轮箱,第三齿轮箱包括两个啮合的齿轮和与主齿轮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第四齿轮箱包括两个啮合的齿轮和与主齿轮连接的第四驱动装置;第一轮轴上靠近两端的位置连接两个并排设置的从动齿轮,第二轮轴上靠近两端的位置连接另外两个并排设置的从动齿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功能日益强大,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的应用需求。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机器人的内部构造日益复杂,因此导致机器人底盘内部的空间比较拥挤,且重量增加。同时,现有机器人运动不够灵活且机器人中的齿轮组件容易受到外部污染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结构,其能够简化底盘内部空间,减轻底盘重量,同时能够增加机器人运动灵活性,并防止机器人中的齿轮组件受到外部污染物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底盘结构,包括壳体、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轮轴和第二轮轴;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信接口;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齿轮箱和第二齿轮箱,所述第一齿轮箱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主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主齿轮相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齿轮箱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主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主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二侧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三齿轮箱和第四齿轮箱,所述第三齿轮箱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三主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三主齿轮相连接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四齿轮箱包括相互啮合的第四主齿轮和第四从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四主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轮轴上靠近第一端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轮轴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穿过所述壳体后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呈并排设置;所述第二轮轴上靠近第一端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轮轴上靠近第二端的位置穿过所述壳体后与所述第四从动齿轮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四从动齿轮呈并排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分别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主齿轮和所述第二主齿轮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为第二电机,所述第三主齿轮和所述第四主齿轮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三主齿轮、所述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四主齿轮和所述第四从动齿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电位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箱、所述第二齿轮箱、所述第三齿轮箱和所述第四齿轮箱中分别设置有润滑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润滑剂包括油脂或石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接口的数目为三个。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功率控制器板、音频控制器板、视频控制器板、电源、散热器和热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后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后部设置有散热器盖,所述散热器盖覆盖所述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信睿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信睿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17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