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21692.X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5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再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H05K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404100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石杨路1***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嵌入式 处理器 模块 pcb 结构 | ||
1.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包括矩形的PCB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板体(1)的尺寸为42*30mm,所述PCB板体(1)的厚度为1.6mm;
在PCB板体(1)平面的左侧设有一个带40芯的第一双排插针(2),在PCB板体(1)平面的右侧设有一个带40芯的第二双排插针(3),所述第一双排插针(2)中两排插针的间距为1.27mm,且同一排中相邻两个插针的间距为1.27mm,第二双排插针(3)中,两排插针的间距为1.27mm,且同一排中相邻两个插针的间距为1.27mm,在PCB板体(1)平面的左右两角各设有一个孔径为2.7mm的定位孔(4),所述两个定位孔(4)分别位于PCB板体(1)的对角线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排插针(2)的中心线到PCB板体(1)左侧壁的间距为4mm,所述第二双排插针(3)的中心线到PCB板体(1)右侧壁的间距为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由的GTL层、第一层、第二层和GBL层,其中GTL层和GBL层采用铜质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GTL层作为信号层,第一层作为地层,第二层作为电源层,GBL层作为信号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GTL层作为电源层,第一层作为信号层,第二层作为信号层,GBL层作为地层。
6.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包括矩形的PCB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板体(1)的尺寸为42*30mm,所述PCB板体(1)的厚度为1.6mm;
在PCB板体(1)平面的左侧设有一个带50芯的第一双排插针(2),在PCB板体(1)平面的右侧设有一个带50芯的第二双排插针(3),所述第一双排插针(2)中两排插针的间距为1.27mm,且同一排中相邻两个插针的间距为1.27mm,第二双排插针(3)中,两排插针的间距为1.27mm,且同一排中相邻两个插针的间距为1.27mm,在PCB板体(1)平面的左右两角各设有一个孔径为2.7mm的定位孔(4),所述两个定位孔(4)分别位于PCB板体(1)的对角线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排插针(2)的中心线到PCB板体(1)左侧壁的间距为4mm,所述第二双排插针(3)的中心线到PCB板体(1)右侧壁的间距为4m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由的GTL层、第一层、第二层和GBL层,其中GTL层和GBL层采用铜质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GTL层作为信号层,第一层作为地层,第二层作为电源层,GBL层作为信号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型化嵌入式处理器模块的PCB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GTL层作为电源层,第一层作为信号层,第二层作为信号层,GBL层作为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216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