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金属软管机的轧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33861.1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2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汤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松 |
主分类号: | B21F3/12 | 分类号: | B21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43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金属软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金属软管机的轧线机构,包括固定架、调节组件、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和轧线筒;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活动卡接于固定架的两侧,且两组调节组件相互对称;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两端通过转动轴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组调节组件上;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两端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于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且第一转动组件与第二转动组件对称、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组件为可拆卸式结构,在对限位筒或轧线筒进行安装和更换时,只需挤压压缩组件,便可以将套筒组件从定位架上取下,无需多组工具辅助拆卸,拆装过程快捷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金属软管机的轧线机构。
背景技术
金属软管加工中的轧线机构是用来将轧线压制成指定形状,用以缠绕卡接在弹簧丝上。现有的金属软管用轧线机构大多设置有轧线槽,并且轧线槽都是直接开设在压线装置上。当轧线槽经长时间使用产生磨损且无法修复时,则需要将压线装置整体替换,导致设备使用维护成本高;并且在更换压线装置时,需要多组工具配合操作,才可将压线装置取下,拆装难度大,拆装过程非常耗费时间。
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全自动金属软管机的轧线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金属软管机的轧线机构,包括固定架、调节组件、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和轧线筒;
所述调节组件设置有两组;
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活动卡接于固定架的两侧,且两组调节组件相互对称;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两端通过转动轴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组调节组件上;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两端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于固定架的侧壁上;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的结构相同,且第一转动组件与第二转动组件对称、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上固定套接有轧线筒,所述轧线筒的外壁等间距开设有轧线槽,且轧线槽设置为横截面是等腰梯形的环形凹槽;所述轧线槽底边与侧边的夹角范围设置在30°-120°;
所述轧线槽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之间构成轧线通道;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固定架包括横板和竖板;
两组所述竖板固定连接于横板的两端,且两组竖板对称、平行设置;
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活动卡接于两组竖板上,且两组调节组件相互对称。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和调节螺杆;
两组所述竖板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盖板;
所述竖板上远离横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
所述调节座活动卡接于第一凹槽内,且盖板下端到第一凹槽底部的距离大于调节座的高度;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通过转动轴承转动连接于调节座上;
所述调节螺杆与盖板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穿过盖板活动卡接于调节座的上端。
所述调节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圆形槽和第二圆形槽,且第一圆形槽和第二圆形槽中心轴重合;
所述第二圆形槽位于第一圆形槽的下端,且二者连通;
所述第二圆形槽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形槽;
所述第二圆形槽内活动卡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上端与调节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松,未经汤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33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线灌浆管道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风管生产用的卷材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