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摆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3505.6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3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同蔚;蔡一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00 | 分类号: | B62D7/00;B60G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杨瑞玲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摆臂结构,其包括摆臂弯管、上加强板、下加强板、球头销总成和连接螺栓,所述上加强板、下加强板的一端分别对称与所述摆臂弯管拐角的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加强板、下加强板的另一端分别向外延伸至相贴合位置,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圆形通孔将所述球头销总成与上加强板、下加强板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易损坏、强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摆臂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摆臂结构采用一块加强板与弯管焊接,在弯管中间开孔,孔与一根空心钢管焊接,空心钢管与球头销组件连接方式采用双螺栓连接方式,可做径向移动。并且摆臂与球头销采用螺栓连接,导致强度不够,实际使用达到一定里程数无法保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易损坏、强度高的新型摆臂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摆臂结构,其包括摆臂弯管、上加强板、下加强板、球头销总成和连接螺栓,
所述摆臂弯管设有V字形的拐角,
所述上加强板、下加强板的一端分别对称与所述摆臂弯管拐角的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加强板、下加强板的另一端分别向外延伸至相贴合位置,
所述上加强板、下加强板上分别设置有贯通的圆形通孔,
所述球头销总成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形通孔对应的腰形孔,所述腰形孔覆盖在所述圆形通孔上方,
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圆形通孔将所述球头销总成与上加强板、下加强板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上加强板、下加强板与所述摆臂弯管采用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通孔设置有3个,其中一个圆形通孔设置于所述摆臂弯管的拐角处且贯穿所述摆臂弯管,其中另外两个圆形通孔设置于上加强板与下加强板的贴合处。
进一步地,所述球头销总成上的腰形孔对应设置有3个,分别与所述圆形通孔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便于工业制造和大范围推广。
2.强度增加,不易损坏,采用了上下2个加强板的结合与摆臂弯管相连,再通过加强板与球头销总成相连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摆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摆臂弯管与上、下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球头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摆臂结构,其包括摆臂弯管1、上加强板2、下加强板3、球头销总成4和连接螺栓5。所述摆臂弯管1设有V字形的拐角。所述上加强板2、下加强板3的一端分别对称与所述摆臂弯管1拐角的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加强板2、下加强板3的另一端分别向外延伸至相贴合位置。所述上加强板2、下加强板3上分别设置有贯通的圆形通孔6。所述球头销总4成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形通孔6对应的腰形孔7,所述腰形孔7覆盖在所述圆形通孔6上方。所述连接螺栓5依次穿过所述腰形孔7与所述圆形通孔6将所述球头销总成4与上加强板2、下加强板3固定在一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加强板2、下加强板3与所述摆臂弯管1采用焊接固定,增加总体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新新能源乘用车有限公司;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3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眩光可收纳式太阳镜
- 下一篇:一种带定向压力释放结构的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