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足联动的步态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8973.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7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刘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鼎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足 联动 步态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足联动的步态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座、下肢承载组件和上肢限位组件,其中:下肢承载组件,铰接于支座,用于承载人体下肢、驱使人体下肢往复运动;上肢限位组件,包括滑动机构、联动杆以及供人手握持的握持部,握持部固定于滑动机构并位于下肢承载组件上方,滑动机构与支座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联动杆一端与滑动机构铰接,联动杆另一端与下肢承载组件铰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上肢限位组件与下肢承载组件联动,协助使用者手足协调,以同步做康复训练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装置,具体来说涉及手足联动的步态康复训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重病患者在治疗后仍无法独立行走,如脑卒中致残、脊髓受伤、中风的病人,需要康复训练装置来恢复下肢包括站立、行走的能力,对于部分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也存在下肢控制、调节等活动障碍。因此需要康复训练装置,来协助下肢机能复健。
现有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具有供使用者行走的传输带,使用者在传送带上行走,并配以对应辅助器具矫正行走姿态。现有另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具备足托等器件,可托起使用者足部,带动使用者足部做步行的往复运动,然而,使用者仅仅是下肢下端的足部被迫受力进行行走姿态的运动,使用者身体的其它部位没有得到协助引导,致使使用者的身体、上肢与下肢的运动不协调,进而反作用至下肢运动不协调,下肢无法充分伸展做出正确的行走康复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手足联动的步态康复训装置,能实现上肢限位组件与下肢承载组件联动,协助使用者手足协调,以同步做康复训练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足联动的步态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支座;
下肢承载组件,铰接于支座,用于承载人体下肢、驱使人体下肢往复运动;
上肢限位组件,包括滑动机构、联动杆以及供人手握持的握持部,握持部固定于滑动机构并位于下肢承载组件上方,滑动机构与支座沿前后方向滑动配合,联动杆一端与滑动机构铰接,联动杆另一端与下肢承载组件铰接。
优选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拉线以及滑轮组,拉线绕设于滑轮组,且拉线由滑轮组两侧分别伸出,拉线的两伸出端分别固定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相互平行地固定于支座。
优选地,滑动机构还包括固定盒,固定盒包括底板以及固定盖合于底板的上盖,第一滑轨固定于底板,第二滑轨固定于上盖,与第一滑轨位置相对的上盖上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供握持部穿入以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且握持部在第一滑槽内前后往复滑移;与第二滑轨位置相对的底板上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供联动杆一端穿入以与第二滑块铰接,且联动杆一端在第二滑槽内前后往复滑移。
优选地,滑轮组包括四个定滑轮,分别枢装在固定盒内的四个边角,拉线绕设于各定滑轮并形成拉线环,第一滑块固定于拉线环一侧,第二滑块固定于拉线环另一侧。
优选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相同,第一滑块的底部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固定有夹块,夹块朝外的一侧开有劈槽,第一滑块的底部向下伸出有凸部,凸部与劈槽围成用于夹紧拉线的夹紧槽。
优选地,固定盒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台板,支撑台板上开有与第一滑槽位置对应的长槽。
优选地,握持部包括扶手杆和托板,扶手杆固定穿设于托板,托板位于扶手杆下部,扶手杆底端固定于滑动机构。
优选地,下肢承载组件、上肢限位组件对称设于支座两侧,两上肢限位组件之间设有腰部限位组件,腰部限位组件固定于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鼎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鼎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89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气回收催化反应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凹面板的光波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