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反馈功能的智能步态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59013.8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6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刘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鼎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反馈 功能 智能 步态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反馈功能的智能步态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座;下肢承载组件,包括动力装置、踏板以及腿部关节支架,踏板和腿部关节支架为两个,动力装置分别与各踏板传动连接,以带动两踏板竖向往复交错移动以及前后往复交错移动,腿部关节支架下端分别与踏板固定连接,腿部关节支架上端与支座铰接;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踏板,用于检测人体重量;振动器,分别安装于两腿部关节支架中部,用于接触人体膝盖并提供振动;控制器,接收两压力传感器的重量值信号,比较大小得到差值,当差值超过预设值后,发出驱动信号驱使其中一个振动器振动。本实用新型能对使用者的康复训练进行反馈,更利于矫正康复训练步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装置,具体来说涉及具有反馈功能的智能步态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重病患者在治疗后仍无法独立行走,如脑卒中致残、脊髓受伤、中风的病人,需要康复训练装置来恢复下肢包括站立、行走的能力,另外,对于部分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也存在下肢控制、调节等活动障碍。因此需要康复训练装置,来协助下肢机能复健。
目前针对下肢步态复健的康复训练装置,多采用传输带式的装置,驱使人体自主向前步行,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具备踏板、足托等机构,用于支撑下肢特别是腿部、足部,以使下肢被动做康复训练动作。
但是,这些康复训练装置,不管是使用者主动动作还是使用者被动动作,使用者的在进行步态康复训练的动作时,没有动作是否正确的反馈,使用者若长期处于错误的姿势主动或被动训练,都将带来训练后肌肉群的错误姿态协调,从而阻碍了达到有效的康复训练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反馈功能的智能步态康复训练装置,能对使用者的康复训练进行反馈,更利于矫正康复训练步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具有反馈功能的智能步态康复训练装置,包括:
支座;
下肢承载组件,包括动力装置、踏板以及腿部关节支架,踏板和腿部关节支架为两个,动力装置分别与各踏板传动连接,以带动两踏板竖向往复交错移动以及前后往复交错移动,腿部关节支架下端分别与踏板固定连接,腿部关节支架上端与支座铰接;
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踏板,用于检测人体重量;
振动器,分别安装于两腿部关节支架中部,用于接触人体膝盖并提供振动;
控制器,接收两压力传感器的重量值信号,比较大小得到差值,当差值超过预设值后,发出驱动信号驱使其中一个振动器振动。
优选地,下肢承载组件还包括调节杆、滑座和护膝垫,滑座滑动配合于调节杆,调节杆横向固定于腿部关节支架中部,滑座具有内凹的弧形凹板,护膝垫内嵌于弧形凹板,振动器设于护膝垫内。
优选地,下肢承载组件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杆,该第一调节螺杆螺纹配合于滑座,第一调节螺杆的杆端用于抵顶调节杆。
优选地,踏板上设有安装凹槽,该安装凹槽遍布于踏板上表面,压力传感器为薄片式压力传感器,并内嵌填充于安装凹槽。
优选地,踏板与腿部关节支架下端垂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具有反馈功能的智能步态康复训练装置还包括腰部限位组件以及前后调节组件,腰部限位组件用于提供限位人体腰腹部的限位环,腰部限位组件通过前后调节组件安装于支座,前后调节组件安装于支座并用于调节腰部限位组件相对于支座的前后位置。
优选地,腰部限位组件包括背板、软垫以及腰部绑带,背板与前后调节组件连接,软垫固设于背板后侧面,腰部绑带设于软垫两侧,腰部绑带用于与软垫围合形成用于限位人体腰腹的限位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鼎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鼎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59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面板的光波炉
- 下一篇:一种360°拾音器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