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0400.1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5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鹏;贾启阳;王志强;徐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天津动核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9;H01M10/42;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用电 散热 装置 | ||
1.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的电池架和风冷循环装置;
所述电池架包括上板(2)和下板(3),电池组(4)固定在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之间,所述电池组(4)中相邻两个电池之间设置有导风隔板(9),所述导风隔板(9)上排布有导风孔(10);
所述风冷循环装置包括将外部冷空气引入所述箱体(1)的入风风扇(5)和将所述箱体(1)内的热空气排出的出风风扇(6),所述入风风扇(5)的出风口和所述出风风扇(6)的入风口上均安装有中空板(7),所述中空板(7)的其中一个侧面上排布有吹风孔(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的两端与所述箱体(1)的顶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上挡风板(13),所述下板(3)的两端与所述箱体(1)的底面之间分别设置有下挡风板(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风板(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上板(2)上,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的顶面内壁接触但不固定;
所述下挡风板(1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下板(3)上,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的底面内壁接触但不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孔(10)上插接有导风小管(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风扇(5)的入风口(5-2)上设置有冷肼(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冷却管(11),所述循环冷却管(11)依次缠绕在所述电池组(4)中每一电池上,所述上板(2)和所述箱体(1)的顶面上均设置有供所述循环冷却管(11)引入和引出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管(11)内部装有循环水或导热油或冷却液。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管(11)包括第一循环冷却管(11-1)和第二循环冷却管(11-2),所述第一循环冷却管(11-1)和所述第二循环冷却管(11-2)并排缠绕在所述电池组(4)中每一电池上,所述第一循环冷却管(11-1)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循环冷却管(11-2)的出水口从同一所述通孔内引入或引出,所述第二循环冷却管(11-2)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循环冷却管(11-1)的出水口从同一所述通孔内引入或引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上均匀排布有散热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所述温度传感器(16)位于电池组的端部,所述湿度传感器(17)位于电池组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天津动核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天津动核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04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间连接排缓冲结构及电池模组
- 下一篇:一种激光二维码刻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