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73644.5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2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嘉;戴震班;张学良;江宇豪;林昱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43/18 | 分类号: | B21D43/18;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冲压 到位 定位 双重 机械手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生产流水线中输送拉伸壳体时无法对其准确的定位加工位置和方向的问题。本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两端的立柱,横梁上由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有三角吸盘一、三角吸盘二和三角吸盘三,三角吸盘二与三角吸盘三之间的距离为三角吸盘二与三角吸盘一之间距离的两倍,位于三角吸盘二的正下方设置有夹具一,夹具一的底部设置底板一,底板一上装设有光电传感器,底板一上装设有三个光纤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检测拉伸壳体冲压前的方向位置是否准确的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多道冲压工序自动化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冲压拉伸壳体有冲压加工位置和方向要求时,必须解决上一道工序中拉伸壳体的无序排列的难题,否则下一道工序冲压时就会损坏模具、损坏冲压设备,严重时会出现人身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检测拉伸壳体冲压前的方向位置是否准确的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两端的立柱,两根所述立柱的顶部之间通过横梁相连接,所述的横梁上由左往右依次间隔设置有用于吸取拉伸壳体的三角吸盘一、三角吸盘二和三角吸盘三,所述的三角吸盘一、三角吸盘二和三角吸盘二沿横梁前端部同步移动,所述的横梁端部靠近三角吸盘一的位置处装设有用于控制三角吸盘一、三角吸盘二和三角吸盘二沿横梁前端部同步移动的伺服电机,所述的三角吸盘一位于横梁的左端且用于吸取上一道工序中的拉伸壳体,所述的三角吸盘三位于横梁的右端,所述的三角吸盘二位于三角吸盘一与三角吸盘三之前且与三角吸盘三通过固定杆相连接,所述三角吸盘二与三角吸盘三之间的距离为三角吸盘二与三角吸盘一之间距离的两倍,所述位于三角吸盘二的正下方设置有供拉伸壳体安装且可旋转的夹具一,所述位于三角吸盘三的正下方设置有供拉伸壳体安装的夹具二,所述夹具一的底部设置有供其安装的底板一,且该底板一与横梁之间通过支架一固连,所述夹具二的底部设置有供其安装的底板二,且该底板二与横梁之间通过支架二固连,所述的底板一上装设有用于检测拉伸壳体是否准确的放置安装于旋转平台上的光电传感器,所述的底板一上靠近光电传感器的位置处装设有三个光纤传感器, 所述的拉伸壳体上开设有三个与上述光纤传感器一一对应的对应孔,当由可旋转的夹具一带动拉伸壳体旋转至指定位置处时,该所述拉伸壳体上的三个对应孔与三个光纤传感器一一对应进而通过三角吸盘二对位于该位置处的拉伸壳体进行吸取。
在上述的一种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中,所述的底板一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夹具一旋转的步进电机。
在上述的一种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中,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三角吸盘一升降的驱动气缸。
在上述的一种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中,所述的横梁上且位于三角吸盘二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三角吸盘二和三角吸盘三同步升降的三轴气缸。
在上述的一种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中,所述的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轮组件带动三角吸盘一、三角吸盘二和三角吸盘三沿横梁前端部同步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可感应冲压件到位和自定位的双重机械手检测装置中,所述的驱动气缸与横梁之间通过供三角吸盘一左右横向移动的直线导轨相连,所述的三轴气缸与横梁之间通过供三角吸盘二左右横向移动的直线导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73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