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钣料单钣检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296084.5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5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简思鑫;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24 | 分类号: | B21D43/24;B21C51/00;G01B1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钣料单钣 检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折弯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钣料单钣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机械臂上的钣料是否为单钣,包括设置在跺盘外侧的纵向臂,纵向臂的顶部具有朝下布置的上顶块;上顶块的正下方设置有上下移动的移动轴,移动轴上连接的移动板,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下顶块,下顶块与所述上顶块正对上下布置;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移动板上设置有遮光板;当上顶块与下顶块之间的间隙小于两个钣料的厚度时,遮光板挡住所述光电传感器;机械臂抓取的钣料,置于上顶块与下顶块之间,如果抓取的钣料为两块或更多,遮光板则无法遮挡住光电传感器,当机械臂抓取的为单个钣料时,遮光板遮住光电传感器,提高整个钣金折弯设备的加工精度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钣金折弯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钣料单钣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钣金折弯是钣金制造的一个主要工序,常见于电梯门板、电控柜壳体等生产过程中,折弯后的钣金再经过焊接、喷涂等工序最终成为产品的零部件。
钣金折弯过程中,均为人工搬运板料到折弯机的刀具上完成折弯工作。工人承担整折弯过程中的搬运工作,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在大型钣金折弯的过程中,由于板料较大,往往需要2-4人搬运板料,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一些自动化钣金折弯设备,其利用机械臂抓取跺盘上的钣料进行加工,代替现有的人工搬运,但是,由于钣料之间贴附过紧,机械臂有时候会直接抓取多个钣料,而没有进行单钣检测,大大影响后续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钣料单钣检测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检测机械臂抓取的钣料是否为单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钣料单钣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机械臂上的钣料是否为单钣,包括设置在跺盘外侧的纵向臂,所述纵向臂的顶部具有朝下布置的上顶块;上顶块的正下方设置有上下移动的移动轴,移动轴上连接由所述移动轴驱动上下移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下顶块,所述下顶块与所述上顶块正对上下布置;所述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遮光板;当所述上顶块与下顶块之间的间隙小于两个钣料的厚度时,所述遮光板挡住所述光电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料单钣检测结构,机械臂抓取的钣料,置于上顶块与下顶块之间,移动轴驱动下顶块朝上移动,直至上顶块及下顶块分别抵接在钣料上,此时,如果抓取的钣料为两块或更多,遮光板则无法遮挡住光电传感器,当机械臂抓取的为单个钣料时,遮光板遮住光电传感器,检测机械臂抓取的钣料是否为单钣,提高整个钣金折弯设备的加工精度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钣金折弯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臂上的抓取吸盘分布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跺盘与电磁铁分布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料单钣检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边定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钣料翻面辅助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浪尖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296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车机的车轮感应位置结构
- 下一篇:钣料侧边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