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65962.4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0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杰;关士托;彭庆艳;包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52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快速路 系统 交通 布置 结构 | ||
1.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包括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可变车道线显示系统和电子屏信息发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上匝道车速感应线圈(1)、拼宽车道车速感应线圈(2)、主线交织段车速感应线圈(3)、交织段后车速感应线圈(4)和下匝道车速感应线圈(5);
所述上匝道车速感应线圈(1)设置于上匝道的起坡处,用于采集上匝道车速v1;
所述拼宽车道车速感应线圈(2)设置于交织段的拼宽车道,用于采集拼宽车道车速v2;
所述主线交织段车速感应线圈(3)设置于所述交织段的主线,用于采集交织段主线的车速v3;
所述交织段后车速感应线圈(4)设置于所述交织段之后的所述主线,用于采集交织段之后主线的车速v4;
所述下匝道车速感应线圈(5)设置于与下匝道连接的地面道路,用于采集地面道路的辅道交通运行车速v5;
所述可变车道线显示系统包括交织段可变车道线(6);所述交织段可变车道线(6)设置于整个所述交织段的所述拼宽段和所述主线之间的区域;
所述电子屏信息发布系统包括匝道信息发布屏(7)、主线信息发布屏(8)和综合信息发布屏(9);
所述匝道信息发布屏(7)设置于所述上匝道靠近所述交织段的位置,用于发布匝道控制相关信息;
所述主线信息发布屏(8)设置于所述主线位于所述交织段的合流点之前的位置,用于发布交织段拥堵信息提示;
所述综合信息发布屏(9)设置于所述主线位于所述交织段的合流点之后的位置,用于发布交织段管理及信息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宽车道车速感应线圈(2)和所述主线交织段车速感应线圈(3)均按照200m间距均匀设置在所述交织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段后车速感应线圈(4)设置于所述交织段之后200m以外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段可变车道线(6)包括两列互相间隔的连续LED地灯组成;
每一组所述连续LED地灯均可以显示“亮”和“暗”两种状态,其中“亮”的状态为激活状态,显示为实际车道线的亮白色,“暗”的状态为熄灭状态的暗灰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列互相间隔的连续LED地灯之间间距最少20cm;每一组所述连续LED地灯的宽度均为15cm,长度均为200cm和400cm交替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匝道信息发布屏(7)距离所述交织段的所述合流点最少10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快速路主辅系统交通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信息发布屏(8)和所述综合信息发布屏(9)均距离所述交织段的所述合流点最少10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659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