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等离子处理烟气固体渣熔融结构的新型二燃室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1160.4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新科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16 | 分类号: | F23G5/16;F23G5/10;F23G5/44;F23G5/50;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苏向银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等离子 处理 烟气 固体 熔融 结构 新型 二燃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等离子处理烟气固体渣熔融结构的新型二燃室,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且相通的上二燃室、等离子室、下二燃室和熔融装置、以及设在熔融装置下方的水淬装置,上二燃室上设有排气口;等离子室的截面尺寸等于或小于上二燃室的截面尺寸,等离子室与所述上二燃室的连接处为缩径结构,等离子室内设有等离子炬;下二燃室上设有进料装置;水淬装置与熔融装置间隔预定距离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二燃室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高,且废气中有机成分分解快捷彻底,炉渣达到玻璃化标准,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废焚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等离子处理烟气固体渣熔融结构的新型二燃室。
背景技术
目前处理工业固体危险废物普遍采用回转窑配二燃室焚烧,回转窑炉渣落在二燃室下部,经湿式或干式冷却除渣。但此类结构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炉渣在回转窑内温度不够高,有时不能充分燃烬,炉渣热酌减率在回转窑工况不稳定时不能达标,炉渣中的灰分硅等不能形成玻璃态,炉渣仍然作为危险废物送至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理。在某些二燃室下部会设置等离子炬作为炉渣熔融热源,虽然温度足够高,但由于等离子场的覆盖范围有限,而二燃室下部熔融部分的直径(尺寸)较大,所以通常无法完全覆盖。还有就是有机废气在二燃室内分解和燃烧不彻底,在后续过程中有机物有合成二噁英的可能。为了充分燃烧,通入过量空气,尾气氧含量容易超标。二燃室在200℃-600℃区间内,尾气中一氧化碳容易超标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高,且废气中有机成分分解快捷彻底,炉渣达到玻璃化标准,节能环保的带有等离子处理烟气固体渣熔融结构的新型二燃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等离子处理烟气固体渣熔融结构的新型二燃室,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且相通的上二燃室、等离子室、下二燃室和熔融装置、以及设在所述熔融装置下方的水淬装置,所述上二燃室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等离子室的截面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上二燃室的截面尺寸,所述等离子室与所述上二燃室的连接处为缩径结构,所述等离子室内设有等离子炬;所述下二燃室上设有进料装置;所述水淬装置与所述熔融装置间隔预定距离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等离子炬为多个且均匀间隔开设置,并均伸入所述等离子室内预定距离,以使多个所述等离子炬的等离子场总合完全覆盖所述等离子室的截面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等离子炬分设在所述等离子室的四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缩径结构包括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底端与所述等离子室连接,其顶端朝向所述上二燃室中心方向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的顶端与所述上二燃室连接,其底端朝向所述等离子室中心方向弯折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顶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有控制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溜槽以及设在所述进料溜槽上的放料阀,所述放料阀通过气缸带动开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二燃室中温度大于1100℃,烟气停留时间大于2秒,所述上二燃室上设有急排室,所述急排室上设有急排口,其中所述急排口上铰接有急排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熔融装置中温度为1200℃~14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熔融装置包括熔融炉、冷却组件和支撑架,所述熔融炉上设有出渣口和出铁口,所述冷却组件设在所述熔融炉上,所述支撑架设在所述熔融炉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水冷燃烧器和水冷风口,所述水冷燃烧器包括多个围绕所述熔融炉设置的冷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淬装置包括水淬槽以及设在所述水淬槽内的出渣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新科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新科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1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二燃室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防偏移分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