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斗车防夹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79937.1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0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超;李旭英;赵祖兴;黄刚强;袁太红;张春发;吴胜财;刘文胜;谢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7/18 | 分类号: | B61D7/18;B61D7/24;B61D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030027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车防夹料 装置 | ||
1.一种漏斗车防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第一转轴、传动部、第二转轴、传动组件、第一底门和第二底门,其中:
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一转轴做轴向旋转动作;
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以将所述第一转轴的运动传动至所述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带动所述第二底门做同步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底门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底门相连,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第一底门打开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防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为棘爪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为棘轮部,所述棘爪部与所述第一底门相连,所述棘轮部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相连且与所述棘爪部啮合传动,其中:
所述棘爪部包括棘爪、弹性件、导轨座和底座,所述导轨座与所述第一底门相连,所述导轨座内部设有导轨,所述棘爪的一端伸入所述导轨座内,另一端从所述导轨座伸出并与所述棘轮部啮合,所述棘爪沿所述导轨滑动设置,所述底座与所述导轨座固定相连,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导轨内,且其一端套接于所述棘爪的伸入端上,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抵接,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导轨发生弹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防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部还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底座固定相连,且其一端穿过所述底座并伸入所述导轨座内部,所述弹性件的端部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栓的伸入端上,并与所述底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防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防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部包括棘轮和棘轮座,所述棘轮座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相连,所述棘轮套设于所述棘轮座上,且与所述棘轮座固定相连,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斗车防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为双向齿轮结构,所述棘轮轮齿的第一面与所述棘轮的半径围成第一夹角,第二面与所述棘轮的半径围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夹角,所述棘爪的形状根据所述棘轮轮齿匹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防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曲拐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曲拐、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一底门依次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曲拐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棘爪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曲拐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防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曲拐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曲拐、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二底门依次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曲拐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防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依次转动相连的第三曲拐、拉杆和第四曲拐,所述第三曲拐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相连,所述第四曲拐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防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风缸;或者,所述驱动部为气缸;或者,所述驱动部为电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799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打样上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转动的双盘冷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