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扫地机器人的直线除尘能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2877.9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4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袁致焕;熊开胜;邬学谦;陈远鹏;靳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苏州万特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寇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扫地 机器人 直线 除尘 能力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扫地机器人的直线除尘能力检测装置,包括机体、机器人主体、地毯、支撑架、直线导轨、导向横轨、垂直杆、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移动板、V型槽、震动器、单片机、滑杆、固定杆、调节杆、刻度尺、标识杆、滑块、履带、伺服电机、滚轮、连接块、电动推杆、固定板、拉杆、固定架、弹簧、挡板、卡块、固定块、螺纹杆、参照线、弧形板、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得检测装置检测更加全面,且使得灰尘铺撒更加均匀省力,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检测装置灰尘的长度和宽度调节不够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扫地机器人的直线除尘能力检测装置,属于检测装置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将人们从家务中解放,扫地机器人应势而生,扫地机器人在生产时,为了能够及时的了解扫地机器人的除尘能力,在其生产完成后一般都会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检测。
现有的检测装置一般都是直接将灰尘撒在地面或者是地毯,再用扫地机器人进行清扫,最后用灰尘检测器进行检测,但是其只能对浮在地面的灰尘进行检测,无法对粘附在地面或者是地毯上灰尘的除尘能力的进行检测,且灰尘在人为铺撒可能会导致灰尘铺撒不够均匀,或者是达不到预定需求,且无法保证扫地机器人在移动时保持直线,降低了检测装置的实用性。
灰尘铺撒时,可能会需要对灰尘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调节,现有的检测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都是通过人为铺撒,导致灰尘铺撒的面积不够精准,降低了检测装置使用时的准确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的直线除尘能力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的直线除尘能力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的直线除尘能力检测装置,包括机体、检测结构和调节结构,所述机体上铺设有地毯,且地毯顶端一侧放置有机器人主体;
所述检测结构包括V型槽,所述机器人主体顶端对称固定有垂直杆,所述垂直杆皆通过螺栓与导向横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横轨前后端皆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直线导轨两侧皆固定在支撑架上,且支撑架固定在机体上,所述垂直杆后侧固定有履带,所述履带的侧边通过齿轮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栓与机体固定,所述支撑架侧边的机体上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内部皆设置有V型槽,且V型槽两侧皆设置有震动器,所述震动器皆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板底端,一侧所述震动器上设置有单片机,所述移动板后侧底端固定有另一履带,另一所述履带亦通过齿轮与另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前侧通过滑块与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V型槽侧边的移动板底端设置有滚轮,且滚轮两端皆套接在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板上,所述机体前侧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
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滑杆,所述移动板顶端的V型槽上对称设置有滑杆,且滑杆两端皆固定在移动板顶端,所述滑杆上对称套设有调节杆,所述滑杆外侧的调节杆内部皆设置有弧形板,且弧形板外侧皆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端皆延伸至调节杆外侧,所述调节杆底端固定有挡板,一侧所述调节杆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刻度尺,且刻度尺顶端的另一侧调节杆上固定有标识杆,所述垂直杆远离机器人主体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底端皆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皆卡合放置在另一刻度尺上,另一所述刻度尺两侧皆固定在支撑架上,另一所述刻度尺底端皆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底端皆通过轴承连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卡块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卡块顶端前侧胶粘有参照线。
优选的,所述地毯两侧的机体上皆固定有刻度尺,所述地毯顶端的固定架上皆贯穿有拉杆,且拉杆底端皆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与固定架之间皆固定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苏州万特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苏州万特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2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