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87585.4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4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顾俊晔;付贵平;胡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芯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包括芯片以及在基材上电铸成型的金属管脚模块,芯片通过引线与金属管脚模块之间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芯片背面覆盖有用于在封装时将芯片贴在基材上的可固化、高可靠性粘接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层,金属管脚模块、芯片、引线及可固化、高可靠性粘接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层位于包封层内,包封层仅覆盖至芯片正面的边缘,芯片正面的感应区露于外。本实用新型可使封装体厚度小于或等于200微米,同时满足高可靠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芯片(尤其是光学芯片)的封装结构,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终端的需求对产品的空间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越来越薄,集成度越来越高。例如:扁平无引脚封装(Qual Flat Non Lead Package,QFN),QFN结构通常包含芯片焊盘与引线管脚行程的导线框架、塑封树脂包封层、金属引线及芯片。由于引线框架的结构及封装工艺的限制,其封装包封层厚度最小为450微米左右。
在传统指纹芯片封装工艺中,为了使芯片表面感应区域外露,在注塑封装工序中需要异形注塑模具,其缺陷在于模具成本高昂,不同的芯片设计需要不同的异形注塑模具。由此带来了极大的封装成本和极低的操作灵活性。
现有封装方法将芯片贴合在基板上,直接通过引线键合将芯片焊盘与基板关键连接实现电气连接。虽然可以实现封装厚度在250微米左右,但是芯片裸露于环境中,可靠性不能满足要求,同时封装过程中可操作性极低。采用现有铜框架封装芯片,能够满足军标标准第三等级,但是其封装厚度在450微米左右,实现不了超薄封装。同时在封装时,为了使芯片正面裸露于包封层,需采用异形塑封模具封装。异形模具成本高昂,灵活度极低,故不适合在消费类电子芯片封装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降低半导体封装结构的厚度和封装工艺的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包括芯片以及在基材上电铸成型的金属管脚模块,芯片通过引线与金属管脚模块之间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芯片背面覆盖有用于在封装时将芯片贴在基材上的可固化、高可靠性粘接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层,金属管脚模块、芯片、引线及可固化、高可靠性粘接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层位于包封层内,包封层仅覆盖至芯片正面的边缘,芯片正面的感应区露于外。
优选地,所述金属管脚边缘具有蘑菇头结构。
优选地,所述基材上的金属管脚、焊盘的厚度为40—65微米。
优选地,所述芯片正面感应区表面高度低于包封层上表面,形成凹槽“天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包括芯片以及在基材上电铸成型的金属管脚模块、金属焊盘,芯片通过引线与金属管脚模块之间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芯片背面覆盖有可固化、高可靠性粘接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层,芯片通过可固化、高可靠性粘接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层与金属焊盘连接固定,金属焊盘、金属管脚模块、芯片、引线及可固化、高可靠性粘接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层位于包封层内,包封层仅覆盖至芯片正面的边缘,芯片正面的感应区露于外。
优选地,所述金属管脚边缘具有蘑菇头结构。
优选地,所述基材上的金属管脚、焊盘的最佳厚度为40—65微米。
优选地,所述芯片正面感应区表面高度低于包封层上表面,形成凹槽“天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芯片的封装结构,包括芯片以及在基材上电铸成型的金属管脚模块,芯片通过引线与高管脚的金属管脚模块之间形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芯片背面覆盖有用于在封装时将芯片贴在基材上的可固化、高可靠性粘接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层,金属管脚模块、芯片及可固化、高可靠性粘接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层位于包封层内,包封层仅覆盖至芯片正面的边缘,芯片正面的感应区露于外,引线外包裹有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芯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芯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87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刻字机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的高分子铝固体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