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馈微带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394991.3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0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跃;张领飞;秦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思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9/04;H01Q13/08;H01Q21/08;H01Q21/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许小荣 |
地址: | 0502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带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雷达天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串馈微带天线,包括:设置于基板正面的串馈天线、第一耦合天线、第二耦合天线,设置于基板背面的接地金属板,以及贯穿基板的第一接地孔和第二接地孔;其中,第一耦合天线和第二耦合天线平行设置于串馈天线两侧,且分别与串馈天线相距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第一耦合天线和第二耦合天线分别通过第一接地孔、第二接地孔与接地金属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变串馈天线的最大波束指向,展宽3db波束宽度,且不会产生额外的插入损耗,有效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达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馈微带天线。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微带天线,串馈微带天线具有结构紧凑、易集成、更容易实现窄波束和高增益的特点,成为当下雷达天线领域的研究热点。
传统的串馈微带天线由于仅有一个天线单元,其水平方向的最大波束指向是固定的,3dB波束宽度在70°~80°左右。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多个串馈微带天线组合为阵列天线,并结合相对复杂的馈电网络来改变串馈微带天线的最大波束指向和展宽3dB波束宽度,但这种方法会产生额外的插入损耗,降低天线的辐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串馈微带天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串馈微带天线容易产生额外的插入损耗,辐射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串馈微带天线,包括:
基板、串馈天线、第一耦合天线、第一接地孔、第二耦合天线、第二接地孔和接地金属板;其中,串馈天线、第一耦合天线、第二耦合天线设置于基板正面,接地金属板设置于基板背面,第一接地孔和第二接地孔贯穿基板;第一耦合天线和第二耦合天线平行设置于串馈天线两侧;第一耦合天线与串馈天线相距第一预设距离,第二耦合天线与串馈天线相距第二预设距离;第一耦合天线和第二耦合天线分别通过第一接地孔、第二接地孔与接地金属板连接。
可选的,第一预设距离与第二预设距离相等,或第一预设距离与第二预设距离不相等。
可选的,第一耦合天线、第二耦合天线与串馈天线的结构相同,或第一耦合天线、第二耦合天线与串馈天线的结构不相同。
可选的,若第一耦合天线、第二耦合天线与串馈天线的结构相同,则串馈天线、第一耦合天线和第二耦合天线均包括通过馈电微带线依次连接的多个贴片单元,第一耦合天线、第二耦合天线的各贴片单元的位置与串馈天线的各贴片单元的位置一一对应。
可选的,串馈天线、第一耦合天线和第二耦合天线的贴片单元的分布形式均为泰勒分布。
可选的,串馈天线、第一耦合天线和第二耦合天线的贴片单元的极化方式包括水平极化、垂直极化或圆极化。
可选的,第一接地孔与第一贴片单元相距四分之一波长;其中,第一贴片单元为第一耦合天线中距离第一接地孔最近的贴片单元。
可选的,第二接地孔与第二贴片单元相距四分之一波长;其中,第二贴片单元为第二耦合天线中距离第二接地孔最近的贴片单元。
可选的,贴片单元为矩形金属贴片。
可选的,基板的材料为高频微波板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串馈天线的两侧平行设置两个接地耦合天线,利用天线间的耦合展宽3db波束宽度,通过改变第一耦合天线、第二耦合天线与串馈天线之间的距离,改变相互的电磁耦合量,能够实现最大波束指向的改变。相对于具有复杂馈电网络的阵列天线,本实用新型未引入额外的馈电网络,不会产生额外的插入损耗,有效地提高了天线的辐射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思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森思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3949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好的MOS管结构
- 下一篇:手机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