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打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07345.6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0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伟;龚江华;包克兵;王一颖;陈妙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崇襄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2 | 分类号: | B23K26/382;B23K26/70;B23K10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打孔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打孔设备,包括机架、激光打孔机构、升降平台机构、移料机构及上部相机;激光打孔机构包括激光工作台、移动模组、激光器及相机模组,升降平台机构设置在机架工作台上;移料机构包括机器人及吸盘治具,机器人设置在机架工作台上,吸盘治具设置在机器人的旋转臂底端上,上部相机设置在与升降平台上方对应的机架上,用于识别升降平台上的物料。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操作准确率、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设备操作,一人可操作多台设备,节省人力成本,实现智能制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电路板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激光打孔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在SMT前需对电路板上标记有不良品标识的不良品的MARK点进行处理,在SMT时,以使不良品上不贴上元器件,达成节省元器件成本的目的。目前不良品的MARK点主要处理方式为人工在MARK点上用油性笔涂黑标记处理,人工操作主要存在问题点:不良品MARK点标记不良或漏标记,使不应该贴上元器件的不良品贴上元器件,造成元器件浪费;人工标记错误,将良品的MARK点标记处理,造成良品没有贴上元器件而造成报废;人工操作效率低,较为占用人力,人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不良品MARK处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的激光打孔设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激光打孔设备,其包括:具有工作台的机架、激光打孔机构、升降平台机构、移料机构及上部相机,激光打孔机构包括激光工作台、移动模组、激光器及相机模组,激光工作台架设在机架的工作台上方一侧,激光器设置在移动模组上,移动模组设置在激光工作台的上方,相机模组设置在激光器的一侧,升降平台机构设置在位于激光打孔机构一侧的机架工作台上;移料机构包括机器人及吸盘治具,机器人设置在位于激光打孔机构和升降平台机构之间的机架工作台上,吸盘治具设置在机器人的旋转臂底端上,上部相机设置在与升降平台上方对应的机架上,用于识别升降平台上的物料。
进一步,所述激光打孔机构的移动模组包括直线导轨、Y轴模组、Y轴电机、龙门架、X轴模组、X轴电机及滑板;两根直线导轨平行地设置在位于激光工作台两侧的机架工作台上,至少一组Y轴模组设置在位于直线导轨外侧的机架工作台上,Y轴电机连接在Y轴模组的输入端,龙门架架设在两根直线导轨的导轨滑块上、且龙门架的一侧支架设置在对应的Y轴模组的模组滑块上,Y轴模组带动龙门架在激光工作台上方空间活动,X轴模组设置在龙门架上,X轴电机设置在X轴模组的输入端,滑板设置在X轴模组的模组滑块上,激光器设置在靠向激光工作台一侧的滑板上且其激光输出端向下。
进一步,所述相机模组包括相机及光源;相机通过设置在滑板上的安装架设置在位于激光器外侧,光源设置在滑板上且位于相机的下方空间。
进一步,所述激光打孔机构还包括有漏斗及蜂窝板,漏斗设置在激光工作台下方且其上端开口部套置在激光工作台上,漏斗的下端开口部可以与抽气及排废装置连接,蜂窝板设置在激光工作台上且位于漏斗的上方,蜂窝板用于放置产品或产品激光治具。
进一步,所述升降平台机构包括固定板、轴承、升降导柱、升降平台、升降板、支柱、电机固定座、顶升电机及丝杆;固定板设置在位于激光打孔机构前方的机架工作台下方,多个轴承间隔套置在固定板上,多个升降导柱一一套置在轴承内,升降平台设置在多个升降导柱的顶端,升降板设置在多个升降导柱的底端,多根支柱间隔设置在固定板底面周边下方,电机固定座设置在多根支柱的底端,顶升电机设置在电机固定座中间下方,丝杆的一端连接在顶升电机的输出端,丝杆的另一端穿过升降板连接在固定板下方,丝杆的丝杆螺母套置在升降板上;顶升电机驱动丝杆带动升降板上下运动,升降平台上用于放置物料,升降平台上的最上层物料被取走后,顶升电机驱动丝杆带动升降板及升降平台自动上升到指定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崇襄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崇襄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7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机外壳
- 下一篇:一种效率高的剥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