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装车用轮辐拉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09522.4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6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明;熊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星环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4 | 分类号: | B24B5/44;B24B55/06;B24B41/06;B24B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7 | 代理人: | 许传秀 |
地址: | 3114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车 轮辐 拉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装车用轮辐拉伸装置,包括底座和孔道,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上端两侧设置有螺栓,且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端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右端两侧设置有夹持杆,所述底座的右端设置有箱身,且箱身的中部前端设置有移动门,所述移动门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后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左端设置有阻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者首先手动顺时针旋转转动杆最右端的两个夹持杆,将其从转动杆上取下,然后将所需拉伸的轮辐放在转动杆上,在将夹持杆逆时针旋转放回原来的位置,固定住,这样就对轮辐起到一个夹持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辐拉伸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装车用轮辐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轮辐在产生的过程中,气垫压力远远达不到压力力的工艺压力,存在压边力不足隐患,压边力不够会导致工件拉伸起皱,造成不良品,这时可通过轮辐拉伸装置对其进行打磨,使其变得轮廓变得更加完整。
市场上的轮辐拉伸装置,装置在对轮辐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打磨所产生出来的废屑,非常容易掉落在装置的各个角落,长此以往,就导致装置的内部非常的肮脏,也为使用者在打扫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装车用轮辐拉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装车用轮辐拉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市场上的轮辐拉伸装置,装置在对轮辐进行打磨的过程中,打磨所产生出来的废屑,非常容易掉落在装置的各个角落,长此以往,就导致装置的内部非常的肮脏,也为使用者在打扫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装车用轮辐拉伸装置,包括底座和孔道,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上端两侧设置有螺栓,且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端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右端两侧设置有夹持杆,所述底座的右端设置有箱身,且箱身的中部前端设置有移动门,所述移动门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后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左端设置有阻块,所述移动门的右端中部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前端设置有把手,所述箱身的上端左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左端设置有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的下端设置有孔道,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螺钉,且螺钉的右端设置有螺母,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打磨器,且打磨器的下端设置有收集器,所述收集器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卡扣栓,且卡扣栓的下端设置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通过螺栓与支撑座构呈可拆卸结构,且支撑座与电机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转动杆与夹持杆构成旋转结构,且转动杆与夹持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身通过滑块与移动门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与滑槽之间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箱身通过卡扣栓与收集器构成卡合结构,且收集器与卡扣栓之间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螺钉与固定杆构成螺纹结构,且螺钉的外部外壁与螺母的内部内壁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首先手动顺时针旋转转动杆最右端的两个夹持杆,将其从转动杆上取下,然后将所需拉伸的轮辐放在转动杆上,在将夹持杆逆时针旋转放回原来的位置,固定住,这样就对轮辐起到一个夹持的作用,使其在跟着转动杆进行旋转的过程中保持稳定,便于对其进行打磨,转动杆与夹持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方便了使用者通过手动对其进行拆卸,节省了时间;
使用者可以手动向左拉动把手,把手带动移动门上下两端的滑块在滑槽上进行滑动,进而操控着移动门向左进行移动,直至滑块滑动到滑槽左端的阻块处停止滑动,这时移动门已经完全打开,使用者就可以对内部的装置进行维修和检测,滑块与滑槽之间相贴合,便于使用者在拉动把手的过程中,能够很轻松的就带动滑块在滑槽上进行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星环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星环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09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