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纵梁角板和大梁加强板同步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23732.9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3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许才华;李长凤;马正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柳江县永辉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35/00;B21D53/8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纵梁角板 大梁 加强 同步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辆纵梁角板和大梁加强板同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座、导向槽、导板Ⅰ、导柱、导槽Ⅰ、纵梁角板剪边凸模、纵梁角板成型凸模、大梁加强板成型凸模、大梁加强板剪边凸模、侧限位块;所的上模包括上模座、导向板、导板Ⅱ、导槽Ⅱ、导柱套、纵梁角板剪边凹模、纵梁角板成型凹模、大梁加强板成型凹模、大梁加强板剪边凹模、侧限位导套。本实用新型旨能够能够同时加工车辆纵梁角板和大梁加强板这两个零件,并且将两个零件的拉延成型和切边工序集成在一个模具中进行,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纵梁角板和大梁加强板同步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车辆纵梁角板和大梁加强板属于结构上有一定相似性,而且挤压成型应力相似的两种零件。现有技术中,这两个零件均是由分开的两组模具分别加工,并不能实现在一组模具中同时实现对这两个零件的加工。而且,现有技术中,这两个零件的拉延成型和切边模具也是分开的两组模具,制造过程麻烦,模具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辆纵梁角板和大梁加强板同步成型模具,该车辆纵梁角板和大梁加强板同步成型模具能够同时加工这两个零件,并且将两个零件的拉延成型和切边工序集成在一个模具中进行,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车辆纵梁角板和大梁加强板同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
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座、导向槽、导板Ⅰ、导柱、导槽Ⅰ、纵梁角板剪边凸模、纵梁角板成型凸模、大梁加强板成型凸模、大梁加强板剪边凸模、侧限位块;
所述的下模座顶面的两端的中部分别设有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的底面上设有导柱,所述的导向槽的前后侧面上设有导槽Ⅰ,所述的导向槽内靠近下模座中心的侧壁上设有导板Ⅰ;
所述的下模座包括位于中部的凸台座Ⅰ和位于凸台座Ⅰ左右两侧的侧台座Ⅰ,所的凸台座Ⅰ的顶面的竖直高度高于侧台座Ⅰ顶面的竖直高度;所述的纵梁角板剪边凸模设于左侧的侧台座Ⅰ的顶面上,所述的大梁加强板剪边凸模设于右侧的侧台座Ⅰ的顶面上,所述的纵梁角板成型凸模、大梁加强板成型凸模分别沿左右方向依次设于凸台座Ⅰ的顶面上;所述的侧限位块设有四组,分别设于纵梁角板剪边凸模左侧的下模座的顶面的前后两侧和大梁加强板剪边凸模右侧的下模座的顶面的前后两侧上;所述的纵梁角板剪边凸模、大梁加强板剪边凸模的顶面与纵梁角板成型凸模、大梁加强板成型凸模的顶面齐平;
所述的中间限位块设于凸台座Ⅰ顶面上,环绕梁角板成型凸模、大梁加强板成型凸模周围间隔均匀设置;
所的上模包括上模座、导向板、导板Ⅱ、导槽Ⅱ、导柱套、纵梁角板剪边凹模、纵梁角板成型凹模、大梁加强板成型凹模、大梁加强板剪边凹模、侧限位导套;
所述的上模座底面的两端的中部分别设有对应导向槽的导向板,所述的导向板的左右侧面上设有对应导槽Ⅰ的导板Ⅱ,导向板靠近下模座中心的侧面上设有对应导板Ⅰ的导槽Ⅱ,所述的导向板的底面上设有对应导柱的导柱套,所述的导向槽、导向板、导槽Ⅰ、导板Ⅱ、导板Ⅰ、导槽Ⅱ、导柱、导柱套共同组成导向上模座移动的导向结构;
所述的上模座包括位于中部的凸台座Ⅱ和位于凸台座Ⅱ左右两侧的侧凸台座Ⅱ,所述的凸台座Ⅱ和两个侧凸台座Ⅱ分别对应凸台座Ⅰ和两个侧台座Ⅰ设置;所述的纵梁角板剪边凹模设于左侧的侧凸台座Ⅱ的底面上,所述的大梁加强板剪边凹模设于右侧的侧凸台座Ⅱ的底面上,所述的纵梁角板成型凹模、大梁加强板成型凹模分别沿左右方向依次设于凸台座Ⅱ的底面上;所述的所述的纵梁角板剪边凹模、大梁加强板剪边凹模的底面与纵梁角板成型凹模、大梁加强板成型凹模的底面齐平;所述的侧限位导套对应侧限位块设置与上模座的底面上,侧限位块能够嵌套插入侧限位导套中,对合模时的上模和下模起到限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柳江县永辉机械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柳江县永辉机械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23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合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切割均匀的竹木加工用带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