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电机轴冷却以及花键润滑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41075.0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0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潘宁静;刘平;曹保平;李希军;陈桂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21;F16H57/04;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轴 冷却 以及 花键 润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电机轴冷却以及花键润滑的结构,包括减速器轴和与减速器轴花键配合连接的电机轴,减速器轴的外花键与电机轴的内花键配合形成花键配合间隙;减速器轴前端和后端分别有进油端口和出油端口,其内设有与进油端口和出油端口相通的油孔一,其外周具有流经花键配合间隙的回流油道一;减速器轴前的电机轴内沿轴向设有同时与减速器轴的出油端口和回流油道一相通的油道空腔;减速器轴的进油端口与减速箱相通,油孔一的内壁设有将从减速箱流入进油端口的润滑油呈螺旋形向前推送的往向推油槽。其优点在于,电机转子尤其是电机轴温度过高的问题明显得到改善,同时彻底解决了电机轴与减速器轴花键配合处无法形成有效润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中与变速器连接的电机散热和连接部花键的花间润滑,具体涉及一种对电机轴冷却以及花键润滑的结构,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中,电机模块大多采用自然冷却系统或者水冷系统,对于这两种系统而言,其冷却主要通过热传导方式让电机定子、转子的热量传导到电机壳体上,然后再通过电机壳体上的散热片释放热量或者通过电机壳体水道中的冷却液带走热量。但是电机转子较电机定子远离散热壳体,温度总是高于电机定子温度,尤其是转子轴芯(电机轴)温度更高,电机转子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机效率的降低,甚至会导致电机转子磁钢出现不可逆消磁的情况。另外,对于电机轴与减速器轴为花键配合连接,而该花键配合处对于自身润滑来说是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它只有一端与富有润滑油的变速箱相通,而花键齿的轴向长度很长,变速箱内的润滑油进入内外花键配合的齿间后不能回流,不能回流的润滑油长期使用会失效形成死油。因此,一般情况下采用油脂润滑,但油脂润滑也会因为预置油脂在运转过程发生分配涂抹不均、油脂蒸发而导致花键的局部磨损,这都会对花键的润滑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动力总成系统寿命的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机转子因远离散热壳体又无法直接设置冷却系统导致温度过高的问题和电机轴与减速器轴花键配合处无法形成有效润滑的问题。
针对以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电机轴冷却以及花键润滑的结构,包括位于变速箱内的减速器轴和位于电机内与减速器轴花键配合连接的电机轴,减速器轴的外花键与电机轴的内花键配合形成花键配合间隙;减速器轴前端和后端分别有进油端口和出油端口,其内设有与进油端口和出油端口相通的油孔一,其外周具有流经花键配合间隙的回流油道一;减速器轴前的电机轴内沿轴向设有同时与减速器轴的出油端口和回流油道一相通的油道空腔;减速器轴的进油端口与减速箱相通,减速器轴的油孔一的内壁设有将从减速箱流入进油端口的润滑油呈螺旋形向前推送的往向推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的油道空腔内设有导油管,导油管前端和后端分别为接油端口和回油端口,导油管内具有连通接油端口和回油端口的油孔二,其外周具有回流油道二;电机轴内导油管的接油端口与减速器轴的出油端口连接相通,导油管的回油端口与回流油道二相通,回流油道二与回流油道一连接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回流油道二是导油管的外周呈螺旋形绕导油管的返向推油槽,返向推油槽的一端与导油管的回油端口连通,另一端与花键配合间隙连通。
进一步地,在减速器轴外周的光面支撑台的外周面设有回油槽,回油槽的前端与花键配合间隙连通构成所述的回流油道一,回油槽的后端为回油终端,回油终端与减速箱相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减速器轴后端轴承座所在的后壳体上设有拦挡并截获飞溅润滑油的集流槽,集流槽下端通向减速器轴后端轴承座的底部。
进一步地,在集流槽下端端口的下方的减速器轴后端轴承座的底部,设置有槽口下上的输油槽管,输油槽管的前端伸入到减速器轴的进油端口前的油孔一中。
进一步地,在靠近进油端口的油孔一内壁设有环内壁的挡圈,所述伸入减速器轴的进油端口的输油槽管,其前端就通过挡圈中心的孔伸入到油孔一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41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焚烧效率的回转窑
- 下一篇:编带电阻的引脚剪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