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合金转向支撑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50236.2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0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虎;袁桂玲;张金生;陈海波;杨忠;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5/08;B62D1/16;B62D25/20;B62D2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转向 支撑 总成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转向支撑总成,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镁合金支撑主梁以及与支撑主梁固定连接的地板连接支架、HAVC连接支架、前壁板连接支架和PAB安装支架;所述支撑主梁两端设有与车身侧围固定的连接部,左部向下延伸形成转向柱安装支架,中部至少设有一个向下延伸的支腿,所述支腿底端与地板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其能够减轻转向支撑总成重量,满足轻量化需求,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镁合金转向支撑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具体涉及镁合金转向支撑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国家政策对环境的要求,降低油耗、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汽车行业主要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加快新能源汽车研发,二是加快推进汽车轻量化,降低整车质量,提升燃料的使用效率。
转向支撑总成作为车身上的大型结构件,目前主要由传统钢制材料制成,重量大,不利于节能减排。同时,由于钢制转向支撑支架多采用焊接工艺成型,支架根据对应零部件的要求,直接焊接固定在钢制支撑主梁上,焊接后的零部件由于热变形,导致零件总成尺寸稳定性低,容易产生变形,进而难以保证装配精度。
镁合金在汽车上应用具有质量轻、减震性能好、热稳定性强等优点,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满足NVH和强度的要求,在汽车上应用的越来越多,同时,镁合金转向支撑采用一体化高压铸造工艺,能够保证零部件的尺寸稳定性,并且重量大大降低,在高端车型中应用广泛。但是,一体化铸造的镁合金转向支撑不利于零部件的设计变更,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如何提升零部件的通用化率,规避对手件变更后带来的影响,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合金转向支撑总成及车辆,其能够减轻转向支撑总成重量,满足轻量化需求,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镁合金转向支撑总成,包括一体铸造成型的镁合金支撑主梁以及与支撑主梁固定连接的地板连接支架、HAVC连接支架、前壁板连接支架和PAB安装支架;所述支撑主梁两端设有与车身侧围固定的连接部,左部向下延伸形成转向柱安装支架,中部至少设有一个向下延伸的支腿,该支腿底端与地板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腿间隔设置。
进一步,还包括横向连接两个支腿的加强横梁,以提高支撑主梁的整体结构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支撑主梁的支腿中部与HAVC连接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主梁左部前侧与前壁板连接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右部后侧与PAB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主梁的板厚为2~3mm,前侧面设有多个交错布置的加强凸筋。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镁合金转向支撑总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主梁采用镁合金一体铸造成型,只需一道压铸工艺即可加工成型,不再需要冲压、焊接工艺,工序简单,避免因钢制支撑主梁焊接产生的累积误差,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尺寸稳定性。并且相较于现有钢制支撑主梁,镁合金支撑主梁重量轻,满足了轻量化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主梁两端一体成型有与车身侧围固定的连接部,中部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支腿通过地板连接支架与车身地板固定连接,有效避免了支撑主梁中部悬空,提高了转向支撑总成的结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502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