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厢卸料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3342.4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5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平圣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36 | 分类号: | B60P1/36;B60P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程春宝 |
地址: | 3644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卸料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卸料辅助装置,包括车厢和传送带,车厢内底板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传送带安装板,两块传送带安装板之间设置传送带,两块传送带安装板的顶部内侧面对称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上表面铰接由推料板,推料板的内侧面为弧形,车厢上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对称铰接有压料板;推料板与连接板的铰接处穿设有第一转轴,压料板与车厢侧面的铰接处穿设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均有电机驱动。适用在砂石等粉末颗粒状物料的运输,使用传送带将运输的货物送出,推料板将两侧的货物推入中部的传送带上,使货物能够被传送带推下车厢,使车厢内的货物能够尽量的被卸载干净。不需要对车厢前端进行举升,有效避免了侧翻、爆缸等危险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厢卸料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主要自卸车有后翻自卸车、侧翻自卸车、后推式自卸车、履带式自卸车等几大类。如此几类自卸车,存在卸货剩余量大、自动化效率低、卸货周期长、卸载货物种类受限等缺陷。现有技术状况下,后翻式自卸车和侧翻式自卸车由于载荷的重力随卸荷量改变而变化,重心不稳定,易造成车辆后翻或侧翻,卸货时还需要人工自行开启车厢门,容易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后推式自卸车受车厢长度的局限性较为严重,车厢较长的其后半程输送动力不足易造成卸货停滞,货物堆积严重时,后推会出现卡滞,仍需人工清理;履带式自卸车存在着在安装架的边条等部分存在残留货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厢卸料辅助装置,防止后翻、侧翻、以及货物残留在履带安装架边条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车厢卸料辅助装置, 包括车厢和传送带,所述车厢内底板上左右对称安装有传送带安装板,两块所述传送带安装板之间设置所述传送带,两块所述传送带安装板的顶部内侧面对称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铰接由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内侧面为弧形,所述推料板的外侧边呈L型与车厢内的对应侧面紧密贴合;所述车厢上部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对称铰接有压料板;所述车厢内的前侧面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所述车厢内的前侧面紧密接触,所述斜板的下端后侧位于所述传送带前端的上方;所述推料板与所述连接板的铰接处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压料板与所述车厢侧面的铰接处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均有电机驱动;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左端、右端分别与两块连接板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的左部和右部等间距开设有落料孔。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表面的左部右部对称设置有限位块,两块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均设置有U型导向框,所述限位块位于对应的所述U型导向框内。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U型导向框的下端面靠传送带中心线一侧设置有第一毛刷;所述斜板的下端后侧与所述传送带前端之间设置第三毛刷。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车厢的前边框内的左侧和右侧开设有驱动机构安装腔,每个所述驱动机构安装腔内均安装有两个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均连接有蜗杆,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穿入对应侧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安装腔内,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头部均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与对应的蜗杆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料板的前端面与所述斜板的斜面平行,所述推料板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毛刷,所述第二毛刷与所述斜板的斜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厢卸料辅助装置,适用在砂石等粉末颗粒状物料的运输,使用传送带将运输的货物送出,侧边的推料板将两侧的货物都推入中部的传送带上,不会有货物残留在车厢内的侧边,都能通过传送带运出车厢,使车厢内的货物能够被卸载干净,压料板起的作用是将货物尽量往车厢的中部压,不需要向传统的靠重力自行流入的方式都是中间的先流走,两侧货物则流动缓慢,加快卸料的速度。不需要对车厢前端进行举升,有效避免了侧翻、爆缸等危险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平圣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漳平圣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33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可靠性的互感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亳菊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