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原地转向的差速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65923.1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02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高巧明;潘栋;曾俊豪;黄贵东;张星;黄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11/06 | 分类号: | B62D11/06;B60B35/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5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地 转向 机构 | ||
1.一种可原地转向的差速转向机构,包括驱动桥壳体(1)、动力输入轴(2)、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4)、半轴(5),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驱动机构(6)、转向拨叉(7)、差速大齿轮(8)、差速小齿轮(9)、转向制动器(10);
所述的驱动桥壳体(1)中部设置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4);所述的半轴(5)设有两根,分别穿入驱动桥壳体(1)内与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4)的两个输出端连接,两根半轴(5)的轴线重合;所述的动力输入轴(2)穿入驱动桥壳体(1)与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4)的输入端连接,与半轴(5)垂直;
所述的动力输入轴(2)上设有转向制动器(10),用于制动动力输入轴(2)的转动;
所述的任一半轴(5)上固定设有差速大齿轮(8),所述的驱动桥壳体(1)上靠近这一半轴(5)出设有驱动机构(6),所述的驱动机构(6)上设有差速小齿轮(9),所述的差速小齿轮(9)上设有转向拨叉(7),在转向拨叉(7)拨动下,差速小齿轮(9)与差速大齿轮(8)啮合或者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地转向的差速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4)包括差速器壳体(3)、锥齿轮a(11)、锥齿轮b(12)、支架(13)、行星锥齿轮(14)、太阳锥齿轮(15)、转轴(16);所述的差速器壳体(3)内设有锥齿轮a(11)、支架(13)、行星锥齿轮(14)、太阳锥齿轮(15);所述的锥齿轮a(11)的前端面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支架(13),支架(13)的纵向与锥齿轮a(11)的轴向平行;两组支架(13)的末端上沿锥齿轮a(11)的径向分别设有转轴(16),所述的转轴(16)能够相对于支架(13)转动,转轴(16)的末端上固定设有行星锥齿轮(14),锥齿轮a(11)和两组行星锥齿轮(14)的轴线垂直;
所述的差速器壳体(3)的两端设有输出口,两根半轴(5)的前端分别从输出口伸入差速器壳体(3)内,半轴(5)的前端上分别固定设有太阳锥齿轮(15),两个太阳锥齿轮(15)的轴线重合,并与行星锥齿轮(14)的轴线垂直;每组太阳锥齿轮(15)同时与两个行星锥齿轮(14)啮合;
所述的动力输入轴(2)一端与动力源连接,另一端上固定设有锥齿轮b(12),所述的锥齿轮b(12)从输入端进入差速器壳体(3)内,与锥齿轮a(11)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地转向的差速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6)为液压马达或者电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地转向的差速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半轴(5)的末端设有边减齿轮组(17),通过边减齿轮组(17)与轮子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原地转向的差速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减齿轮组(17)包括环状壳体(18)、太阳齿轮(19)、行星齿轮(20),所述的太阳齿轮(19)固定安装于半轴(5)的末端上,所述的环状壳体(18)与轮子轴连接,所述的环状壳体(18)的内圆面内设有一圈内齿(21),所述的行星齿轮(20)设于太阳齿轮(19)和内齿(21)之间,并且同时与太阳齿轮(19)和内齿(21)啮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地转向的差速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大齿轮(8)、差速小齿轮(9)为直齿轮或者锥齿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地转向的差速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制动器(10)为碟式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659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液压阀
- 下一篇:一种纳米水离子除臭杀菌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