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及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3274.6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0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赟杰;赵沁;田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16 | 分类号: | B65G39/16;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偏移 检测 装置 输送 单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及输送系统,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驱动元件、输送带、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输送带套设在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上,驱动元件能够驱使输送带围绕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转动;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光电传感器与输送带的第一边沿之间存在间隙,第二光电传感器与输送带的第二边沿之间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输送带的偏移情况,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输送带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振动或外界的干扰,会偏离原本的工作位置,这将加快输送带的磨损,降低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有时甚至会导致输送带脱落,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目前,输送带的偏移检查主要通过人工完成,这种检查方式的人工成本高,且容易出现检测不准和漏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输送带的偏移情况,降低人工成本。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驱动元件、输送带、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所述输送带套设在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上,所述驱动元件能够驱使所述输送带围绕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转动;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边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二边沿之间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输送带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由此,当输送带环绕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运动时,如果输送带沿宽度方向向某一侧偏移,将触发第一光电传感器或第二光电传感器,从而形成反馈,以便及时进行纠偏操作;此外,第一光电传感器与输送带的第一边沿之间的间隙、第二光电传感器与输送带的第二边沿之间的间隙都可事先设定为一定值,检测结果一致性好,检测的准确度好;另外,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可代替人工巡检,从而节约人工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一边沿之间的间隙可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穿设在所述腰型孔中,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夹紧所述安装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穿设在所述腰型孔中,所述第三螺母和所述第四螺母均与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螺纹配合,所述第三螺母和所述第四螺母夹紧所述安装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输送带的第二边沿之间的间隙可调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带为同步带,所述第一输送轮为第一同步带轮,所述第二输送轮为第二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的内环面设置有第一齿,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的外周向面设置有第二齿,所述第二同步带轮的外周向面设置有第三齿,所述第二齿和所述第三齿均与所述第一齿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具有偏移检测装置的输送单元,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三同步带轮,所述第三同步带轮的外周向面设置有第四齿,所述第四齿与所述第一齿啮合,所述驱动元件能够驱使所述第三同步带轮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32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溶气气浮机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塑料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