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隧道深大竖井地面超深预注浆与工作面多点堵漏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498776.8 | 申请日: | 202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8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唤龙;范圣明;杨昌宇;朱廷宇;邸成;宋智来;朱勇;范磊;王贵虎;李昕晖;曾云川;刘黎;曾劲;刘建兵;桂林岗;徐军;黄智;胡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04 | 分类号: | E21D5/04;E21D5/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隧道 竖井 地面 超深预注浆 工作面 多点 堵漏 构造 | ||
铁路隧道深大竖井地面超深预注浆与工作面多点堵漏构造,以使深大竖井得以安全、快速的通过厚层富水破碎带地层,确保施工安全。地面超深预注浆构造由S型注浆孔、注浆加固堵水圈构成,S型注浆孔在竖井井筒外环向间隔布设,由地面场地各下钻设,其上端孔口远离竖井井筒井口,下部平行于竖井井筒轴线垂直,向下穿过过厚层富水破碎带一定深度后终孔,通过各S型注浆孔对厚层富水破碎带进行超前注浆,在竖井井筒及其周边形成注浆加固堵水圈。工作面多点堵漏构造中,平底型止浆垫设置在厚层富水破碎带的顶部,平底型止浆垫上环向间隔布设一圈穿过平底型止浆垫进入厚层富水破碎带的径向斜孔,通过各径向斜孔进行注浆在竖井井筒外形成环形隔水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隧道,特别涉及厚层富水破碎带条件下铁路隧道深大竖井地面超深预注浆与工作面多点堵漏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向西部山区延展,特别是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将涌现出大量特长隧道,而受控于山区地形地貌,在山体浑厚、地表沟谷不发育地区将通过修建深大竖井以解决特长隧道通风、出渣、工期等问题。
由于山区地质构造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强烈的构造运动将对岩体产生碎裂作用,而破碎岩体则利于地下水的流通与富积,导致铁路隧道深大竖井井筒深处多穿越厚层富水破碎带,此类地层含水量大,岩体软弱破碎,竖井施工的井壁坍塌风险及突涌水淹井风险均较高。
我国铁路隧道深大竖井施工案例较少,且施工方法均为普通凿井法,竖井穿越含水层时采取工作面预注浆进行加固堵水。对于厚层富水破碎带条件下竖井施工,工作面注浆效果控制困难,易出现注浆盲区和注浆薄弱地带,开挖中从注浆盲区或薄弱环节发生沙土溜坍的风险高,且受设备及工作面条件限制,难以通过注浆在井壁周边形成较大的加固堵水范围。此外,工作面密排注浆循环注浆长度相对短,对掘进施工干扰较大。鉴于此,铁路隧道深大竖井如何安全、快速的通过厚层富水破碎带地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隧道深大竖井地面超深预注浆与工作面多点堵漏构造,以使深大竖井得以安全、快速的通过厚层富水破碎带地层,确保施工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隧道深大竖井地面超深预注浆与工作面多点堵漏构造,包括地面超深预注浆构造和工作面多点堵漏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超深预注浆构造由S型注浆孔、注浆加固堵水圈构成,S型注浆孔在竖井井筒外环向间隔布设,由地面场地各下钻设,其上端孔口远离竖井井筒井口,下部平行于竖井井筒轴线垂直,向下穿过过厚层富水破碎带一定深度后终孔,通过各S型注浆孔对厚层富水破碎带进行超前注浆,在竖井井筒及其周边形成注浆加固堵水圈;所述工作面多点堵漏构造由平底型止浆垫、环形隔水层构成,平底型止浆垫设置在厚层富水破碎带的顶部,平底型止浆垫上环向间隔布设一圈穿过平底型止浆垫进入厚层富水破碎带的径向斜孔,通过各径向斜孔进行注浆在竖井井筒外形成环形隔水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地面超深预注浆构造可实现对厚层富水破碎带长段落、大范围的超前加固堵水处理,为深大竖井井筒及周边构筑了较大的注浆加固堵水圈,并消除了地下水对竖井工作面施工的影响,使铁路隧道深大竖井得以安全、快速的通过厚层富水破碎带地层;竖井掘砌与地表深孔预注浆可平行作业,互不干扰;由于井筒周边围岩裂隙分布的随机性,加之注浆工艺缺陷等,可能存在注浆盲区或注浆薄弱环节致使地下水渗漏或涌出,通过工作面多点堵漏构造能够对地表预注浆盲区进行补强,并对可能出现的地下水涌出进行完全封堵;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是地面超深预注浆构造的立面示意图;
图2是地面超深预注浆构造的中S型注浆孔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是工作面多点堵漏构造的立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4987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型隔离病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连接牢固的建筑五金铸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