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扣件力矩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11005.8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5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唐孝昆;卢志强;张清波;张璠;陈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喻学宁 |
地址: | 514199 广东省梅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扣件 力矩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扣件力矩检测装置,包括防护外壳、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中下部的防护轴套、设置在所述防护轴套内的减震弹簧、设置在所述防护外壳内的转动轴、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轴远离与驱动组件相连接的一端的与扣件相适配的卡套,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防护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扣件力矩检测装置便于通过卡套套接在扣件外周,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便于对扣件的扭力进行检测,且便于通过防护轴套内减震弹簧对防护外壳进行减震,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扣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管扣件力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常见的采用搭设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会导致钢管搭设和拆除量大,材料用量多,若楼层高,还需专家论证,并分段卸荷,施工难度较大,造价较高,主体结构封顶后,且电梯井内脚手架拆除后,若无操作平台,则无法在电梯井内施工,本工法针对传统施工做法的缺点进行改进,该施工平台制作简单,安全可靠,采用常规材料制作,避免材料浪费,节省人力,材料,工期,并可在电梯井道内任意楼层上下活动,重复使用,并可兼做电梯井内的施工防护和施工操作平台双重功能,操作平台利用四根长3.6米长钢管(大横杆)做支撑,充分利用钢管轴向受力和径向受力,做为操作平台的主要受力构件,并把四根小横杆用扣件与受力钢管连成一个整体,再用扣件将四根立杆与小横根连成一个整体,并在扣件下面各增加一个防滑扣件,保证立杆不下滑,在四根立杆顶部和顶部用横杆连起来,并在顶部铺50*100的木方间距300mm,再铺18mm厚的模板。检查所有扣件力矩,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钢管扣件有检修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便于对扣件进行实时的检测,从而降低了对操作平台的搭建效率,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钢管扣件用检修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钢管扣件力矩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扣件力矩检测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钢管扣件有检修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便于对扣件进行实时的检测,从而降低了对操作平台的搭建效率,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钢管扣件用检修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钢管扣件力矩检测装置,包括防护外壳、设置在防护外壳中下部的防护轴套、设置在防护轴套内的减震弹簧、设置在防护外壳内的转动轴、用于驱动转动轴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转动轴远离与驱动组件相连接的一端的与扣件相适配的卡套,驱动组件设置在防护外壳内,进而便于通过卡套套接在扣件外周,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便于对扣件的扭力进行检测,且便于通过防护轴套内减震弹簧对防护外壳进行减震,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卡套远离与转动轴相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开放端,卡套的内径与扣件的外周的相切,且卡套的内壁均与设置有防滑螺纹,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卡套与扣件相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扣件进行检测的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卡套通过连接轴套与转动轴相连接,连接轴套与卡套的固定连接,进而便于通过连接轴套将卡通与转动轴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连接轴套内壁均匀的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与连接轴套固定连接,转动轴的外周设置有与限位凸起相适配的限位卡槽,从而便于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卡槽之间相互互补的作用将连接轴套与转动轴相连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卡套与转动轴相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以及刚性联轴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转动轴相连接,转动轴与减速器之间通过刚性联轴器相连接,转动轴与刚性联轴器相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蕉岭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1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地标指示牌
- 下一篇:一种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综合演示实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