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相变换热器的余热高效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12311.3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3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宋哲;曹金华;刘侃;申屠雅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绿双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D15/06;F28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张荣鑫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相变 换热器 余热 高效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相变换热器的余热高效回收装置,包括上换热器、下换热器、汽水分离装置、空预器、中央控制单元PLC和节流控制阀,所述的下换热器包括密闭管排束构件一、软质水罐一和软水管路一组成,所述的密闭管排束构件一位于烟气流向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软质水罐一,所述的闭管排束构件一与软质水罐一底部通过软水管路一连接有阀体一,所述的节流控制阀一侧设置有中央控制单元PLC,所述的闭管排束构件一与软质水罐一顶部通过蒸汽管路一连通汽水分离装置底部一侧表面,所述的软水管路一顶端连通汽水分离装置底部另一侧表面,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实现了换热器金属受热面最低壁面温度处于可控可调状态,保留了热管换热器所具有的高效传热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相变换热器的余热高效回收装置,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热管换热器调整热管数量或热管冷热端的传热面积比,使热管壁温一次性设计在某一露点以上。但随着煤种中硫份和水份的变化,排烟露点是变化的,一次性设计的露点如高于实际酸露点,则排烟热损失增大;一次性设计的露点如低于实际酸露点,则很容易发生腐蚀。为避免酸露腐蚀的壁温出现,排烟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的一倍以上,不能降太低;热管由数百根相对独立的密闭单根构件组成,壁面温度与排烟温度之间为倍数关系,整体又不均匀,存在一定幅度的温差;当排烟温度132℃时,最低壁面温度只能控制在90℃以下;在壁面温度确定后,尽管可以实现可控可调,但受到进、出水温的限制,调节幅度有限;由于实际运行中监测点较多,控制复杂,安全余量小,可能会带来隐患等技术问题,需要实现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相变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相变换热器的余热高效回收装置,保持金属受热面壁面温度处于较高的温度水平,远离酸露点的腐蚀区域,避免结露腐蚀和由此发生的堵灰,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实现了换热器金属受热面最低壁面温度处于可控可调状态,保留了热管换热器所具有的高效传热特性的同时,可通过排气体操作有效的解决相变换热器的老化问题,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相变换热器的余热高效回收装置,包括上换热器、下换热器、汽水分离装置、空预器、中央控制单元PLC和节流控制阀,所述的下换热器包括密闭管排束构件一、软质水罐一和软水管路一组成,所述的密闭管排束构件一位于烟气流向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软质水罐一,所述的闭管排束构件一与软质水罐一底部通过软水管路一连接有阀体一,所述的软水管路一中部表面设置有节流控制阀,所述的节流控制阀一侧设置有中央控制单元PLC,所述的闭管排束构件一与软质水罐一顶部通过蒸汽管路一连通汽水分离装置底部一侧表面,所述的软水管路一顶端连通汽水分离装置底部另一侧表面,所述的汽水分离装置中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压检测表,所述的上换热器包括密闭管排束构件二、软质水罐二和软水管路二,所述的汽水分离装置顶部一侧表面通过蒸汽管路二连接有阀体二,所述的汽水分离装置顶部另一侧表面通过软水管路二连接在密闭管排束构件二和软质水罐二同向底部表面,所述的密闭管排束构件二和软质水罐二同向顶部表面连通蒸汽管路二,所述的上换热器一侧连通设置有空预器。
优选地,所述的密闭管排束构件一与密闭管排束构件二数量均是设置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的汽水分离装置包括上部设置为蒸汽层,下部设置为软质水层。
优选地,所述的中央控制单元PLC电性连接阀体一和阀体二。
优选地,所述的软水管路一顶端连通设置在软质水层内。
优选地,所述的两个密闭管排束构件一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的两个密闭管排束构件二之间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气压检测表一侧的通过蒸汽管路三连接汽水分离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蒸汽管路三中部安装有阀体三。
优选地,所述的阀体三通过电性连接中央控制单元PL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绿双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蓝绿双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12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生产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础工程桩孔扩底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