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红绿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25145.0 | 申请日: | 2020-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0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易卜拉欣.萨阿题默.罕默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棒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5 | 分类号: | G08G1/095;G08G1/087;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中外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7 | 代理人: | 孙益青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安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红绿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红绿灯系统,包括红绿灯装置,还包括布设在特殊车辆上的主信号发射器,所述特殊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救护车、警车和消防车,所述红绿灯装置包括红绿灯机构、控制器和主信号接收器,所述红绿灯机构受控制器控制,所述主信号接收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主信号接收器用于收集一个方向的范围内主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所述主信号发射器和主信号接收器的通信距离不小于交通路口的相平行的两条红绿灯标线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其能够在如救护车、警车和消防车等特殊车辆通行时,及时为其切换至绿灯,一方面加快其通过路口,另一方面减少其通过路口时的危险系数,单次只控制一个方向的红绿灯,不会扰乱交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红绿灯系统。
背景技术
红绿灯是控制交通运行的一个主要设施,红绿灯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变灯操作,可以有效的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减少交通的拥堵。但目前为止,红绿灯的变灯操作,主要依赖于预设的软件规则,不够智能化。尤其在遇到一些特殊车辆如救护车、警车和消防车需要通过时,红绿灯并不能够及时的开绿灯让其通行,使得这些特种车辆在紧急情况下,闯红灯通过路口时,危险系数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红绿灯系统,其能够在如救护车、警车和消防车等特殊车辆通行时,及时为其切换至绿灯,一方面加快其通过路口,另一方面减少其通过路口时的危险系数,单次只控制一个方向的红绿灯,不会扰乱交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红绿灯系统,包括红绿灯装置,还包括布设在特殊车辆上的主信号发射器,所述特殊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救护车、警车和消防车,所述红绿灯装置包括红绿灯机构、控制器和主信号接收器,所述红绿灯机构受控制器控制,所述主信号接收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主信号接收器用于收集一个方向的范围内主信号发射器发射的信号,所述主信号发射器和主信号接收器的通信距离不小于交通路口的相平行的两条红绿灯标线间的距离。
上述一种智能红绿灯系统,所述主信号发射器和主信号接收器的通信距离不小于交通路口的相平行的两条红绿灯标线间的距离再加50m后的距离。
上述一种智能红绿灯系统,还包括副信号接收器和副信号发射器,所述副信号发射器布设在特殊车辆上,所述副信号接收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上述一种智能红绿灯系统,所述红绿灯装置还包括监控探头和通信模块,所述监控探头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控探头用于监控车流量和人流量,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远程控制终端通信。
上述一种智能红绿灯系统,所述红绿灯机构包括立柱、固定在立柱顶部的悬臂、固定在悬臂自由端的车行红绿灯单元和布设在立柱根部附近的人行红绿灯单元,所述车行红绿灯单元上至少布设有一个主信号接收器和至少布设一个监控探头,所述人行红绿灯单元上至少布设有一个监控探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主信号接收器和主信号发射器配合作用,及时发现特殊车辆的到来,以及时为其切换至绿灯,一方面加快其通过路口,另一方面减少其通过路口时的危险系数,单次只控制一个方向的红绿灯,不会扰乱交通。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设在十字路口时的布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远程控制终端; 2-主信号发射器; 3-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棒技术(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创棒技术(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5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