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杂折弯一次成型类级进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39756.0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成;汪建国;胡冬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晨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4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折弯 一次 成型 类级进模 | ||
一种复杂折弯一次成型类级进模,包括冲导正孔工位、刻字码工位、冲工艺切口工位、二次冲工艺切口工位、倒角工位、Z形折弯及U形成型工位、三次冲工艺切口工位、四次冲工艺切口工位、五次冲工艺切口工位、二次倒角工位、多段圆弧成型工位、多段圆弧整形工位、45度L形折弯及V形撕破成型工位、V形整形工位、90度L形折弯工位、三次倒角工位、下废料出产品工位;工位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提高模具零件的强度的空工位。使用本实用新型级进模,对于产品的多段折弯及多段圆弧成型部分,实现了一次成型,解决了在加工复杂折弯产品时成型过程不易准确把握,产品质量难以把控,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级进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杂折弯一次成型类级进模。
背景技术
级进模是现阶段冲压生产加工中的一种先进模具,解决了单工序模具的很多缺点,实现了多种工序整合在一起,并能进行自动化生产。生产的产品具有加工质量好且稳定高效,减少了一线生产操作人员的数量,对模具产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未来的模具发展有朝着高精密或超精密,微型或大型复杂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汽车安全气囊配件产品,此款产品包括“Z”形折弯、“U”形折弯、多段圆弧折弯、“V”形撕破折弯等,其成型过程不易准确把握,要求极高。综合此款产品存在的复杂变化,必须在产品冲压过程增加补偿产品成型变化的工艺,成型后对产品进行整形,使之达到合格的尺寸,同时生产又需要很高的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发明一种能将产品多段圆弧部分一次成型,加工精度高,能提高产品质量的折弯一次成型类级进模很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杂折弯一次成型类级进模,解决在加工复杂折弯产品时成型过程不易准确把握,产品质量难以把控,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杂折弯一次成型类级进模,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设置以下成型工位:冲导正孔工位、刻字码工位、冲工艺切口工位、二次冲工艺切口工位、倒角工位、Z形折弯及U形成型工位、三次冲工艺切口工位、四次冲工艺切口工位、五次冲工艺切口工位、二次倒角工位、多段圆弧成型工位、多段圆弧整形工位、45度L形折弯及V形撕破成型工位、V形整形工位、90度L形折弯工位、三次倒角工位、下废料出产品工位;所述的成型工位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提高模具零件的强度的空工位;
所述的Z形折弯及U形成型工位上设置有Z形折弯及U形成型装置,所述的多段圆弧成型工位上设置有多段圆弧成型装置,所述的45度L形折弯及 V形撕破成型工位上设置有45度L形折弯及V形撕破成型装置,所述的V形整形工位、90度L形折弯工位上设置有V形整形及90度L形折弯装置;
所述的Z形折弯及U形成型装置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所述的第一上模包括第一上模座,以及依次叠加固定在第一上模座上的第一上垫板和第一上固定板;所述的第一上模上还设置有第一卸料结构,所述的第一卸料结构包括第一卸料背板和第一卸料板;所述的第一上模上还设置有用于限位第一卸料结构的第一限位挂板;
所述的第一下模包括第一下模座,以及依次叠加固定在下模座上的第一下垫板和第一下凹模板;
所述的Z形折弯及U形成型装置中还设置有适配产品上Z形折弯部分的 Z形折弯结构,以及适配产品上U形结构部分的U形成型结构;所述的Z形折弯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上模中的Z形折弯上凸模和固定设置在第一下凹模板中的Z形折弯下凹模;所述的U形成型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上模中的U形成型上凸模和固定设置在第一下凹模板中的U形成型下凹模;所述的Z 形折弯上凸模穿过第一卸料结构;所述的Z形折弯上凸模适配产品Z形折弯部分上端面,所述的Z形折弯下凹模适配产品Z形折弯部分下端面;所述的U 形成型上凸模适配产品上端面U形结构部分上端面的内径,所述的U形成型下凹模适配产品U形结构部分下端面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晨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晨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9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