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1984.6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78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翟继东;徐东阁;闫超;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5/02;B60H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陈涛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应用于发动机上,所述发动机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用于对流经发动机的热水降温;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入口端端相连通;其中,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通;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暖风机,所述暖风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入口端相连通。该散热系统有效利用发动机的余热能够满足冬季取暖,而且结构简单,操纵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三轮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摩托三轮车的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正三轮驾驶室货车冷却系统水路走向都是简单的发动机→散热器→暖风机→副水箱→发动机这种大循环串联结构。首先因正三轮发动机布置方向,串联水路因为水管较长容易造成水管打折,阻碍水流循环,造成发动机异常高温;其次暖风机水管走向一般布置在驾驶室内,散热器装配在驾驶室内部,因水路是串联系统,水循环都会经过暖风机,在夏天车辆长时间行驶容易导致驾驶室内升温,影响驾乘舒适性。其中暖风机只能冬天开启,其他时间关闭,长时间搁置容易造成暖风机损坏。
发明内容
本方案针对上文提高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散热系统,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能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带来其他多项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系统,应用于发动机上,所述发动机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包括: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用于对流经发动机的热水降温;
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换向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入口端端相连通;
其中,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通;当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
暖风机,所述暖风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入口端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冬季需要取暖时,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发动机内产生的热水由出水口流出,流经第一端口进入换向阀,并由第三端口流向暖风机,然后热水沿着入口端进入散热器,在散热器内经过散热后经其出口端流出并回流至发动机的进水口;在夏季需要降温时,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发动机内产生的热水由出水口流出,流经第一端口进入换向阀,并由第二端口流向散热器,热水沿着入口端进入散热器,在散热器内经过散热后经其出口端流出并回流至发动机的进水口;该散热系统有效利用发动机的余热能够满足冬季取暖,提高驾驶舒适性,而且结构简单,操纵方便。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还包括:
副水箱,所述副水箱连接在所述出口端与所述进水口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中框、散热片、水箱、连接管片和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散热片至少包括两个,且对称连接在中框的两侧;
所述水箱具有敞开端,其敞开端与对应地所述散热片相适配形成容纳腔;
所述连接管片一端与其中一侧的容纳腔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片的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侧容纳腔相连通;
所述冷却装置设置在所述中框的一侧,使得所述冷却装置至少部分与水箱、连接管片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冷却装置配置为与所述散热芯管相对应,使得所述冷却装置在所述中框上的投影与所述散热芯管具有重合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1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