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警务执法护目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0029.9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6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王辛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警察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76;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商祥淑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警务 执法 护目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警务执法护目镜,包括5G执法记录仪和微型人脸识别摄像机,所述5G执法记录仪包括执法记录仪USB接口、电源开关一、电池开关一、对讲键、拍照键、录音键、录像键和执法记录仪高清摄像头,所述微型人脸识别摄像机包括红外摄像头、可见光摄像头、微型人脸识别摄像机USB接口、电源开关二和电池开关二,所述5G执法记录仪的侧部固定连接设有镜架,所述镜架端部固定设有镜片架,所述镜片架内固定连接设有防激光镜片。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智能警务执法护目镜基于5G视频实时传输比对,能够融合现场执法记录、实时身份识别,以及将伪装性、护目性、智能化等功能融为一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务治法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警务执法护目镜。
背景技术
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对警察和公民都是一种有力的保护,其对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监督执法行为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因其质量较重、拍摄效果不佳等因素,常为日常执法造成不便。随着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人脸识别技术认知度也随之提高,逐渐渗透到安防、侦查等领域,其识别的快速性、准确度、覆盖度得到逐步提高,在执法过程中,利用物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武装警用装备,实现现场装备的实时人像采集、比对、识别等智能化功能,对提升现场民警处置事件的效率,提高打击准确度,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面对便衣侦查任务,出于工作需要,需对执法记录仪做适当伪装,而在面对有毒有害环境执法场景,如当前,警察执法需接触大众,处于高危环境,需佩戴护目镜以保护自身安全,目前,1、普通执法记录仪较为笨重,民警按要求将其佩戴在左肩部或左胸部位置,摄录出来的图像常被反光背心遮住,在民警移动过程中易出现摄像头不能对准中心现场导致不能有效提取相关信息等情况。民警有时必须将其拿在手上拍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这样又不方便民警检查证件、制作文书等,2、执法记录仪智能化水平低,派出所每天承担大量的现场事件处置、案件办理等执法执勤活动,执法记录仪录入的数据量巨大而繁杂,且必须将其连接到信息采集工作站才能将拍摄信息导入计算机,导出后数据命名由执法记录仪自动生成,由一长串数字字母构成,为后期数据的分类、归档、检索、调取工作带来不便。由于基层民警工作冗杂和执法记录仪受储存空间限制等因素,数据的导入也很难达到 100%,面临记录缺失和实效性问题,且大量现场无法对人员进行实时身份识别,对民警的处置效率、工作精度带来不便,3、监控视频利用率不高,目前人脸识别摄像头大多安装在固定场所,数量和拍摄范围有限,对于反侦查能力较强的犯罪嫌疑人易借监控死角逃避侦查,且大量监控处于被动的监视状态,只能发挥案后查阅的功能,无法满足大量现场执法过程的实时处理需求,4、普通眼镜难以满足特殊执法场景需求,在执行便衣侦查工作中,需要适当伪装民警身份及执法装备。而面对诸如当前特殊恶劣执法场景,警察与公众接触需佩戴护目镜保障自身安全,然而因所配装备过多,且专业护目镜并非现场民警标配装备,从而对现场执法带来不便,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所以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便进行现场执法记录、方便监控和实时身份识别、伪装性高、保护眼睛的一种智能警务执法护目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警务执法护目镜,包括5G执法记录仪和微型人脸识别摄像机,所述5G执法记录仪包括执法记录仪USB接口、电源开关一、电池开关一、对讲键、拍照键、录音键、录像键和执法记录仪高清摄像头,所述微型人脸识别摄像机包括红外摄像头、可见光摄像头、微型人脸识别摄像机USB接口、电源开关二和电池开关二,所述5G 执法记录仪的侧部固定连接设有镜架,所述微型人脸识别摄像机滑动嵌接在所述镜架的另一侧,所述镜架端部固定设有镜片架,所述镜片架内固定连接设有防激光镜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警察学院,未经重庆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00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