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仪表盘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5403.4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7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细莲;黄美红;严鹂;李旭东;陈金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8;F16M11/42;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仪表盘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盘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壳,所述调节壳的顶部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顶部并与检测装置本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万向轮、调节壳、升降块、支撑杆、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限位轮、限位槽、螺栓、插槽、固定盒、手轮、支撑板、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套和升降杆,解决了现有汽车仪表盘检测装置不可调节高度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该汽车仪表盘检测装置,具备可调节高度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盘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仪表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仪表板根据加工工艺可分为硬塑仪表板、真空复合仪表板、软质发泡仪表板,硬塑仪表板直接注塑而成,零件表面带有纹理,仪表板发泡工艺是将聚醚和聚氨酯充分混合后通过浇注头注入发泡模具的表皮和骨架之间,在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在几分钟内形成的聚氨酯泡沫体,目前在仪表盘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检测装置,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存在着高度不方便调节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操作习惯调节使用高度,装置容易因为移动轮自转导致位移,影响了装置的使用,降低了检测装置的实用性,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仪表盘检测装置,具备可调节高度和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汽车仪表盘检测装置不可调节高度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仪表盘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壳,所述调节壳的顶部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顶部并与检测装置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壳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两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轮,所述升降块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轮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轮的顶部贯穿调节壳并延伸至限位槽内腔的顶部,所述底座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螺栓,所述升降块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螺栓配合使用的插槽,两个螺栓相对的一端均贯穿底座并延伸至插槽的内腔,所述底座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手轮和支撑板,所述手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固定盒内腔的底部并套设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贯穿固定盒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底部的四角,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螺栓配合使用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升降块顶部的四角,所述限位轮的顶部与限位槽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电机的一端与调节壳的内壁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与固定盒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壳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轮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检测装置本体、底座、万向轮、调节壳、升降块、支撑杆、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限位轮、限位槽、螺栓、插槽、固定盒、手轮、支撑板、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套和升降杆,解决了现有汽车仪表盘检测装置不可调节高度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该汽车仪表盘检测装置,具备可调节高度和稳定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54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