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机器人应用的腰背颈部按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4735.2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1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丰飞;杨海涛;孙占荣;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华科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4 | 分类号: | A61H39/04;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机器人 应用 腰背 颈部 按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成机器人应用的腰背颈部按摩装置,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上安装机器人,机器人手臂上安装力矩传感器,力矩传感器的外端连接按摩头组件;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上固定第一电机套,电机安装座上对应于第一电机套内安装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电机安装座的下方,且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下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套与连接座之间设置第一轴承,连接座的上端紧固连接第一轴承压盖。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使用方便,在进行腰背颈部按摩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体态和自身需要调节位置和力度,对腰背颈部进行有效的按摩,达到防松肌肉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理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成机器人应用的腰背颈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腰背颈部按摩器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局部手持或穿戴按摩仪和坐式按摩椅。手持或穿戴式按摩仪需要固定在人身体上寻位进行捶打挤压,不美观且操作不便。坐式按摩椅相对效果较好,但也不能根据使用者身体形态调整按摩位置,进一步对按摩力度节奏等不可控,达不到理想的按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成机器人应用的腰背颈部按摩装置,该按摩装置可以根据人体体型做相应位置节奏调整,通过对机器人的编程控制,实现全功能遥控,操作方便。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集成机器人应用的腰背颈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上安装机器人,机器人手臂上安装力矩传感器,力矩传感器的外端连接按摩头组件;
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上固定第一电机套,电机安装座上对应于第一电机套内安装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电机安装座的下方,且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下端与连接座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套与连接座之间设置第一轴承,连接座的上端紧固连接第一轴承压盖;
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上表面安装第二电机套,第二电机套的内腔安装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头表面包裹旋转头柔性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下端支撑于电机安装座的上端,第一轴承的外圈下端支撑于连接座的上部台阶上,第一轴承压盖底面的环状凸起部压紧于第一轴承的外圈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头的上部表面与连接座相应部位腔体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二轴承,第二轴承通过连接座底部紧固连接的第二轴承压盖支撑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头的工作面呈半球形,旋转头柔性套套设于旋转头上,旋转头柔性套的上端支撑于旋转头的上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上固定支撑套,导电滑环支撑于支撑套上,第一旋转电机的接线端通过电源线与导电滑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使用方便,在进行腰背颈部按摩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体态和自身需要调节位置和力度,对腰背颈部进行有效的按摩,达到防松肌肉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按摩头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按摩头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按摩头组件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华科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华科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47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渣自耗电极用钢锭模
- 下一篇:一种具有余热回收装置的蒸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