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管板型低温废热回收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9250.0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9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魏波;王会琼;丁粉娥;张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为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B31/08;F22B37/54;F28F9/02;F28D7/16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戎加富 |
地址: | 655338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管板型 低温 回收 锅炉 | ||
1.一种薄管板型低温废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汽包(1),所述汽包(1)位于炉体上方的一侧,汽包(1)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2),汽包(1)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给水管(3),所述炉体包括进气管箱、壳程筒体(4)和出气管箱,所述壳程筒体(4)内均匀间隔设置有多块支持板(5),多块支持板(5)将壳程筒体(4)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加热区域(6),每个加热区域(6)顶部的壳程筒体(4)上均设置有上升管(7),上升管(7)的上端与汽包(1)壳体的下部连通,每个加热区域(6)底部的壳程筒体(4)上均设置有U形弯管(8),U形弯管(8)的另一端连接有下降管(9),下降管(9)的上端与汽包(1)壳体的底部连通,所述壳程筒体(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碗形薄管板(10)和第二碗形薄管板(11),所述第一碗形薄管板(10)、支持板(5)和第二碗形薄管板(11)之间穿装有多根换热管(12),换热管(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碗形薄管板(10)和第二碗形薄管板(11)的端面焊接牢固,所述壳程筒体(4)的两端外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垫板(13)和第二环形垫板(14),第一环形垫板(13)位于靠近第一碗形薄管板(10)的一侧,第二环形垫板(14)位于靠近第二碗形薄管板(11)的一侧;
所述进气管箱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门(15)、第一过渡锥(16)和L形连接筒体(17),第一过渡锥(16)的顶部设置有进烟管(18),L形连接筒体(17)的竖直段与第一环形垫板(13)焊接牢固,所述出气管箱包括依次连接的短节(19)、第二过渡锥(20)和第二密封门(21),短节(19)的端部与第二环形垫板(14)焊接牢固,所述第二过渡锥(20)的侧壁上设置有出烟管(22);
在位于第一碗形薄管板(10)一侧的换热管(12)端部设置有保护管(23),所述保护管(23)的一端插入到换热管(12)的内部,另一端设置有折边,所述保护管(23)上依次设置有定位环套(24)和陶瓷纤维密封毡(25),定位环套(24)的外表面为台阶状,定位环套(24)直径较小的一端及陶瓷纤维密封毡(25)配合安装在换热管(12)内,定位环套(24)的台阶端面与换热管(12)的端部之间设置有陶瓷纤维垫(26),所述第一过渡锥(16)的内表面、L形连接筒体(17)的内表面及第一碗形薄管板(10)的外表面一体浇注有耐火材料(27),耐火材料(27)的高度与保护管(23)的折边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管板型低温废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弯管(8)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管板型低温废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碗形薄管板(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爪钉(29),爪钉(29)位于耐火材料(27)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管板型低温废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持板(5)的边缘沿圆周均布有多个通水孔(30),所述壳程筒体(4)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1)和进水管(32),出水管(31)设置在靠近第一碗形薄管板(10)的加热区域(6)底部,进水管(32)设置在靠近第二碗形薄管板(11)的加热区域(6)底部,所述出水管(31)和进水管(32)之间通过连通管(33)连通,连通管(33)上设置有抽水泵(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管板型低温废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包(1)内的顶部设置有除雾筒(35),除雾筒(35)的上端固定在出气管(2)周围的汽包(1)壳体上,所述除雾筒(35)内设置有丝网除沫器(3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管板型低温废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1)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接口(37)、压力表接口(38)和温度计接口(39),汽包(1)的侧壁上设置有液位计接口(40),所述壳程筒体(4)的底部设置有排净口(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为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为化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925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