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栖机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0004.3 | 申请日: | 2020-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3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江;陈会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深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雒盛林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栖 机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机车,包括摩托车本体、动力浮板和用于动力浮板安装于摩托车本体侧面的收展连接系统,所述收展连接系统包括用于动力浮板沿竖向滑动的升降机构、用于动力浮板在底部横向展开的横展机构和用于动力浮板展开后固定的固定机构;通过收展连接系统实现动力浮板以折叠且升降的方式安装于摩托车本体,利于实现机车根据使用环境灵活转换,实现水陆两栖使用,并且具有简洁灵巧的体型,陆地使用时宽度窄,通过性强,并且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机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车或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水陆两栖摩托车等;而水陆两栖摩托车除了能在陆地上行驶,同时也能在水里行驶,极大的提高了摩托车的适用场景。大多数的实用新型者在考虑两栖摩托的构造时,都片面追求了摩托车漂浮在水面上的效果,而忽视了摩托车本身的体积限制,这就使得他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显得过于臃肿,不具有市场实用性,并且更让人怀疑他们提供使用的是否是摩托车。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水陆两栖机车,能够实现水陆两栖使用,并且具有简洁灵巧的体型,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水陆两栖机车,能够实现水陆两栖使用,并且具有简洁灵巧的体型,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陆两栖机车,包括摩托车本体、动力浮板和用于动力浮板安装于摩托车本体侧面的收展连接系统,所述收展连接系统包括用于动力浮板沿竖向滑动的升降机构、用于动力浮板在底部横向展开的横展机构和用于动力浮板展开后固定的固定机构。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摩托车本体的竖向滑轨和与滑轨单自由度配合的滑块,所述竖向滑轨沿纵向至少包括前竖向滑轨和后竖向滑轨,所述横展机构为将动力浮板转动安装于滑块的合页。
进一步,所述竖向滑轨上设置有竖向布置的燕尾条形槽,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适形嵌入燕尾条形槽的燕尾状凸起,所述燕尾条形槽上端口敞开,下端口封闭。
进一步,所述滑块下侧面向下延伸形成延伸段,所述合页安装于延伸段下端。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为支撑固定有摩托车本体和动力浮板之间的支撑固定杆。
进一步,所述支撑固定杆包括摆动支杆和连接固定杆,所述摆动支杆的内端以摆动杆单自由度摆动的方式铰接于摩托车本体,摆动支杆的外端垂直固定于纵向布置的连接固定杆,所述动力浮板横向外侧开设有绑扎固定孔,所述连接固定杆通过绑扎固定孔与动力浮板固定后使摆动支杆、摩托车本体和动力浮板三者成三角形支撑固定结构。
进一步,所述支撑固定杆为矩形框架杆。
进一步,所述动力浮板内设有电池和推动泵体,所述动力浮板与固定于摩托车本体手柄杆的动力浮板控制器控制连接。
进一步,所述摩托车本体底部设置有折叠式脚踏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陆两栖机车,通过收展连接系统实现动力浮板以折叠且升降的方式安装于摩托车本体,利于实现机车根据使用环境灵活转换,实现水陆两栖使用,并且具有简洁灵巧的体型,陆地使用时宽度窄,通过性强,并且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浮板未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浮板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深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深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0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太阳能板支撑的坡屋面挂瓦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缆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