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及其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49777.8 | 申请日: | 202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邹富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2 | 分类号: | H01M50/502;H01M10/04;H01M10/48;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47;B60L50/6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陈卓宏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及其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及其车架,上述车架包括架体和电池组件,架体上形成容置腔,电池组件包括电连接模块和容置于容置腔内的电芯组,电芯组包括多个呈长板状结构的电芯单体,各电芯单体依次并排布置,电连接模块包括用于将各电芯单体依次电性连接的电连接件和与电连接件电性连接的低压采集件,低压采集件与电连接件相互连接成一体,上述车架通过在架体上形成容置腔并将电池组件容置于该容置腔内,免除使用外箱体对电池组件进行包裹,而且通过将低压采集件与电连接件连接成一体,有效实现车架的轻量化,同时架体的容置腔能够容置更多的电芯单体,有效提高电池组件的能量密度,以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及其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因而电动汽车越来越成为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并且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电动汽车领域作为一种新兴交通运输领域,其充电设施配套仍未完善,为此,各大汽车制造商正努力研究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性能,然而,现有的电动汽车仍普遍存在续航性能较差的问题,从而严重影了响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及其车架,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动汽车的续航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架,包括架体和电池组件,架体上形成容置腔,电池组件包括电连接模块和容置于容置腔内的电芯组,电芯组包括多个呈长板状结构的电芯单体,各电芯单体依次并排布置,电连接模块包括用于将各电芯单体依次电性连接的电连接件和与电连接件电性连接的低压采集件,低压采集件与电连接件相互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架体上形成容置腔并将电池组件容置于该容置腔内,免除使用外箱体对电池组件进行包裹,而且通过将低压采集件与电连接件连接成一体,有效减小电连接模块的质量,有效实现车架的轻量化,同时,通过采用多个呈长板状结构的电芯单体并将各电芯单体依次并排布置在架体的容置腔内,有效提高架体的容置腔的空间利用率,从而使得架体的容置腔能够容置更多的电芯单体,有效提高电池组件的能量密度,如此,上述车架不仅质量小,而且车架中的电池组件的能量密度大,从而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性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电连接件具有多个铜排,低压采集件具有多条引线,低压采集件设于电连接件上,各电芯单体均具有两极耳,各铜排与各极耳对应电性连接,各引线与各铜排对应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将电连接件与低压采集件连接为一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电连接件包括基板,低压采集件和各铜排均设置在基板上,各铜排排列成两列结构,低压采集件设于两列铜排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为一体后的电连接件和低压采集件的结构更加紧凑,有效减小电连接件和低压采集件的占用空间,而且更加便于将电连接件和低压采集件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各电芯单体的两极耳设置于对应的电芯单体的同端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便于对电连接件进行布置,既保证电连接件与各电芯单体有效电性连接,又可进一步提高架体的容置腔的空间利用率,从而更有效地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性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电池组件还包括配电模块,配电模块包括与电芯组电性连接的通断单元和与通断单元电性连接的配电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配电模块集成了通断单元和配电单元,有效避免通断单元和配电单元分别单独设置,可进一步减小上述车架的质量,更有效地实现上述车架的轻量化,从而更有效地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性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配电单元包括多个插接件,通断单元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继电器和熔断器,各插接件均与熔断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9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水装置及其旋钮开关
- 下一篇:一种LED显示屏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