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速溶茶的塔式逆流浸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57491.4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4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魏新林;程利增;王元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A23F3/18;A23F3/34;B01D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许耀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速溶 塔式 逆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速溶茶的塔式逆流浸提装置,属于茶叶精深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采用塔式逆流设计,茶叶在绞龙推动下缓缓向上移动,而浸提溶剂与茶叶原料移动方向相反,故在浸提罐内部,茶叶浸提程度从下往上依次增大,浸提完全的茶渣从罐顶部分离;而浸提溶液浓度从上往下依次变浓,饱和浸提溶液从罐底部流出,中央控制器可接受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自动调节微波和超声波功率,控制浸提温度,该技术采用微波与超声波分段联合,充分发挥微波细胞壁破碎效应与超声波的强穿透力与空化效应,可极大溶出茶叶细胞内容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既可保障速溶茶品质风味,又可实现速溶茶浸提工艺连续化、智能化、工业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从茶叶原料制备速溶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速溶茶的塔式逆流浸提装置。
背景技术
速溶茶以成品茶或茶鲜叶为原料,通过提取或茶鲜叶榨汁后经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速溶茶含有茶叶的功能成分和风味物质,即冲即饮,品质稳定,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我国速溶茶产业发展迅速,年产销量已达2万吨以上,且随着茶饮料和茶食品消费增长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浸提是速溶茶制备的重要工序,浸提效率直接影响茶叶原料的利用率和速溶茶的品质风味。目前茶叶有效成分的浸提多采用沸水熬煮、溶剂渗漉、有机溶剂浸提,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9914949 U公开了一种速溶茶熬制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8490738U公开了一种采用渗漉法浸提茶叶有效成分的装置。这些浸提装置或方法,制备的速溶茶或提取物存在溶解性差、存在着香气和滋味特征不明显等问题,且浸提过程耗时耗能,提取效率低。在现有的逆流浸提装置中,多采用卧式设计,浸提温度难以控制,难以实现连续化、工业化生产,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1703131 A、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903661 U、CN206483187 U、CN 204670300 U。本发明设计塔式逆流浸提装置,采用微波与超声波分段联合浸提,充分发挥微波破碎细胞壁效应与超声波的强穿透力与空化效应,既可极大溶出茶叶细胞内容物,又可最大限度保存茶叶风味。本发明公开的装置,与现有装置相比具有以下创新性和先进性:1)采用塔式逆流设计,竖直方向从下往上依次为微波室、超声室和固液分离室,茶叶原料从塔式逆流浸提罐底部进入,在绞龙推动下缓缓向上移动,而浸提溶剂从该超声室顶部进入,与茶叶移动方向相反,逆流而下。在塔式逆流浸提罐内部,茶叶原料浸提程度从下往上依次增大,茶渣从塔式逆流浸提罐顶部分离;而浸提溶液浓度从上往下依次变浓,饱和浸提溶液从该装置底部流出。该设计既能使茶叶浸提充分、溶剂利用完全,又可实现浸提过程连续化,可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需求。2)该提取过程,采用微波与超声波分段联合,充分发挥微波破碎细胞壁效应与超声波的强穿透力与空化效应,可极大溶出茶叶细胞内容物,浸提效率高。3)中央控制器连接温度传感器、微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可接受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自动调节微波和超声波功率,控制浸提温度,保障速溶茶风味,实现智能化生产。本发明可实现速溶茶连续化、智能化、工业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速溶茶的塔式逆流浸提装置。能够连续化、智能化、工业化生产速溶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速溶茶的塔式逆流浸提装置,该装置由贮料罐、塔式逆流浸提罐、贮液罐和中央控制器组成,其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的贮料罐底部设有输料口,所述的输料口通过输料泵,与设置于塔式逆流浸提罐底部的进料口相连,向塔式逆流浸提罐输送茶叶原料;
所述的塔式逆流浸提罐的底部为微波室,其内壁设置微波发生器;塔式逆流浸提罐的中部为超声室,其内壁设置超声波发生器,顶部设有进液口;塔式逆流浸提罐的顶部为固液分离室,固液分离室的侧方设置出料口,所述的塔式逆流浸提罐还设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塔式逆流浸提罐的内部设置有竖置的绞龙,绞龙贯穿微波室、超声室和固液分离室,绞龙的下端连接有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7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喇叭罩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方向盘可拆卸喇叭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