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享单车用半自动调整车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2867.9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0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翠;张顺政;吴延峰;徐俊男;葛永帅;庄振亚;李俊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王海龙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单车 半自动 调整 车座 | ||
一种共享单车用半自动调整车座,包括车座本体和支撑杆,车座本体设置在支撑杆的上端,支撑杆的下部设置在一个支撑套管中,在支撑杆的下端与支撑套管底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支撑套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紧固套,紧固套的下部通过外螺纹连接有控制套,控制套的外周套装固设有被动齿轮;所述的被动齿轮在减速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驱动下,带动控制套上下移动通过控制紧固套从而实现紧固套对支撑杆的锁止和开锁,进而实现对车座本体的上下调整。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易于操作,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单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共享单车用半自动调整车座。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作为城市近距离交通工具,因为其便捷环保,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为人们的近距离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然而,人们在享受共享单车为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影响骑行体验的技术问题。比如,骑行者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常常需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对车座的高低进行调整,而市场上的共享单车车座调整方式均为手动解锁,然后通过上抬或者下压车座来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中需多次尝试,最终达到自己需要高度后,再手动将车座锁止,这样的调整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可能在调整过程中造成车座偏移,对骑行的舒适性造成影响,而且手动调节的结构形式常常由于手动调节处生锈等问题而导致无法调节,因而给骑行者带来更大的不便。
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可以自动调整的车座,但也只是高度方向的上下调节,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车座自动调整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使用不方便,极易损坏,因而影响到市场推广。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车座都不能进行前后或者其余姿态方面的调整,这对于稍长距离的骑行者来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常常会引起腿脚酸痛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享单车用半自动调整车座。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享单车用半自动调整车座,包括车座本体和支撑杆,车座本体设置在支撑杆的上端,支撑杆的下部设置在一个支撑套管中,在支撑杆的下端与支撑套管底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支撑套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紧固套,紧固套的下部通过外螺纹连接有控制套,控制套的外周套装固设有被动齿轮;
所述的紧固套下部为一段圆筒,连接控制套的外螺纹设在圆筒的外部,在圆筒的顶端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用于对支撑杆进行锁紧的弹性条,弹性条沿着圆筒的轴向向上延伸设置,弹性条在接近自身顶部的位置向外凸出形成紧固套操纵部;
所述的被动齿轮在减速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驱动下,带动控制套上下移动通过控制紧固套操纵部使得弹性条向支撑杆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紧固套对支撑杆的锁止和开锁;
还包括用于控制减速电机动作的车座控制器,以及用于测量支撑杆高度位置的直线位移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与车座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车座本体通过一个调整座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的调整座包括一根水平直线导轨和一根倾斜直线导轨,倾斜直线导轨从前到后向上倾斜设置;水平直线导轨和倾斜直线导轨的前端通过一个轨道拐角器过度连接,使得调整座整体呈U形;车座本体通过一个锁紧滑块设置在倾斜直线导轨上,水平直线导轨设置在支撑杆顶端并相对于支撑杆能够前后滑动以改变调整座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支撑杆与压缩弹簧之间设有过度套筒,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壳体下部套装在压缩弹簧内,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滑片与过度套筒的下端连接,直线位移传感器的壳体上部在车座下降的过程中容纳在过度套筒中。
进一步地,在过度套筒的顶端设有减震用橡胶圈。
进一步地,在支撑套管底板的中部设有用于供直线位移传感器穿线用的中心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紧固套通过紧定螺钉与支撑套管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28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碳包覆锂电池负极结构
- 下一篇:反射式照明装饰装置及其反射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