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汽车前副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2431.8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6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夏小均;迪特·威尔弗里德·托普克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承汽车系统(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王德桢;白淑贤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汽车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汽车前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主体,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的前表面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内部设有增强机构。该高强度汽车前副车架,通过前副车架主体、安装通孔和增强机构之间的配合,将前副车架主体与汽车底盘安装位置对齐后,此过程中横筒会向圆槽的内部滑动,第一压缩弹簧能够进行压缩能够增强连接螺栓螺牙处的抵紧力,使得连接螺栓不易发生松动,使得前副车架主体与汽车底盘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得以保障,同时圆筒的内壁可以明显提升连接螺栓外壁接触面积,使得连接螺栓局部受剪切应力降低,连接螺栓不易发生断裂,前副车架主体的连接强度得以明显加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汽车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前副车架总成是车辆的重要承载和受力部件,在结构强度上要求较高。车辆的重要受力件摆臂安装在前副车架总成的纵梁上,摆臂是将地面给车轮的冲击力传递给副车架的主要部件,这就对摆臂和副车架的安装结构有一定的要求,市面上大多前副车架总成的连接方式是螺栓连接,由于副车架是冲压成型后的焊接件,板厚较薄,前副车架安装通孔内壁和螺栓之间的接触面较小,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连接螺栓局部受剪切应力较大,螺栓容易断裂,前副车架的连接强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汽车前副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大多前副车架总成的连接方式是螺栓连接,由于副车架是冲压成型后的焊接件,板厚较薄,前副车架安装通孔内壁和螺栓之间的接触面较小,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连接螺栓局部受剪切应力较大,螺栓容易断裂,前副车架的连接强度不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汽车前副车架,包括前副车架主体,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的前表面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的内部设有增强机构;
所述增强机构包括圆筒、圆槽、第一压缩弹簧、横筒、第一四氟环和第二四氟环;
多个所述圆筒分别位于多个安装通孔的内部,所述圆筒的外壁与安装通孔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圆筒的右表面四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左侧端部与圆槽的内侧端部固定相连,所述圆槽的内部外侧插入有横筒,所述横筒的左侧与第一压缩弹簧的接触面固定相连,所述横筒的右表面固接有第一四氟环,所述圆筒的左表面固接有第二四氟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与圆槽内壁之间的距离为0.5-1mm。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内径大于外界连接螺栓外径0.5-1mm。
优选的,所述前副车架主体前表面左右两边上下两侧设有吸能孔;
所述吸能孔包括方孔、折叠栅栏杆组、伸缩杆、套筒、立杆、第二压缩弹簧和支板;
多个所述方孔分别开设在前副车架主体的前表面左右两边上下两侧,所述方孔的内部中心设有折叠栅栏杆组,所述折叠栅栏杆组的左右两侧上下两端均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立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与方孔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立杆的外壁上下两侧均套接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套筒和支板的接触面固定相连。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相对于套筒的中心点上下对称。
优选的,所述前副车架主体的底端两侧均安装有斜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汽车前副车架,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承汽车系统(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智承汽车系统(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2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钢管加工用切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安全型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