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清理水上垃圾的智能打捞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9697.7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9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春;石银安;李强;龚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理 水上 垃圾 智能 打捞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垃圾打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理水上垃圾的智能打捞设备,包括母船浮体、打捞输送机构、垃圾存放装置和至少一个推进装置;母船浮体中设置有电控柜和供电电池,电控柜中布设有电气控制系统。本技术方案中的各组成结构在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水面垃圾打捞流程;其中,推进装置控制打捞设备在水中的航速和航向;聚料机构聚集垃圾,以配合打捞输送机构提高打捞效率;打捞输送机构将垃圾顺利送入垃圾存放框;整个打捞流程可完全脱离人工辅助,即可真正实现安全、高效、智能的全自动无人打捞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垃圾打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理水上垃圾的智能打捞设备。
背景技术
从古到今,我们的生活与生产都没有离开河道,河流不但承担了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作用,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防洪排涝等一系列的功能。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激增、生存环境恶化,城市河道变成了“臭水沟”,水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不仅破坏了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也危害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目前,居民生活垃圾及河道藻类植物已成为城区河道污物的主要来源,对此,传统的河道清理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不但打捞效率低,且打捞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如容易不小心调入水中,以及接触传染病毒和化学致癌物质,还可能出现慢性中毒等等),因此,水上垃圾清理设备的生产研发成了治理水上垃圾清理领域的发展主流,但目前的水上垃圾清理设备普遍还是需要人工辅助,不仅不能完全解决传统人工打捞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效率低、成本高。因此,安全、高效、智能地对水上垃圾进行清理,即实现全自动无人打捞作业,将是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长期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清理水上垃圾的智能打捞设备,打捞设备中的各组成结构在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水面垃圾打捞流程,整个打捞流程可完全脱离人工辅助,即可真正实现安全、高效、智能的全自动无人打捞作业。
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清理水上垃圾的智能打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母船浮体、打捞输送机构、垃圾存放装置和至少一个推进装置。所述母船浮体主要用于实现本技术方案在水上的漂浮功能,以及用于作为各功能结构(包括聚料机构、打捞输送机构、垃圾打包装置和推进装置)之间的安装桥梁,具体的,所述母船浮体上设置有罩壳,且母船浮体与罩壳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物料舱,物料舱中密封设置有电控柜和供电电池,电控柜中布设有电气控制系统,将供电电池接入电气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机器人工作系统的供电,电气控制系统一般称为电气设备二次控制回路,由若干电气原件组合而成,其中包含了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用于实现对某个或某些对象的控制,从而保证被控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其主要功能有:自动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进一步的,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控制回路,本技术方案则可以根据具体的控制需要,设计专门的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垃圾存放装置设置于物料舱中,并与母船浮体固定连接物料舱为一个腔体空间,可在母船浮体上设置于该腔体空间相通的排水结构,垃圾存放装置包括垃圾存放框以及控制垃圾存放框纵向和横向移动的作动机构,且作动机构与电气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具体的,垃圾存放框主要用于接收打捞上来的垃圾,优选的,垃圾存放框可将垃圾上的水滤掉,垃圾存放框滤出的水可通过排水结构排出物料舱。所述母船浮体前侧设置有打捞舱口,打捞沧口与物料舱相通,母船浮体上、打捞舱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聚料机构,用于将母船浮体前侧一定范围内的垃圾聚集在一起;所述打捞输送机构的一端处于打捞舱口的前方,并与聚料机构相互配合,打捞输送机构的另一端通过打捞舱口插入物料舱,并延伸至垃圾存放框的上方位置,即,聚料机构聚集的垃圾通过打捞输送机构输送至物料舱内,并掉落至移动垃圾存放框内;所述推进装置设置于母船浮体底部,并与电控柜中的电气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母船浮体在水中的航向和航速,优选的,母船浮体底部设置有两个推进装置,且两个推进装置一前一后的设置,两者相互配合,更加高效的控制母船浮体的航向和航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9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