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叉结构、转向管柱组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24808.1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2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梁阿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转向 管柱 组件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叉结构、转向管柱组件及汽车,涉及节叉技术领域,包括:节叉本体,一端为叉状部,另一端为连接部;连接孔,由连接部的底部向叉状部贯通开设,连接孔的一侧孔壁上设置有开口,开口的两侧壁上开设有锁紧孔;连接孔与开口相对的一侧孔壁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两侧的连接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内花键,开口两侧的连接孔的孔壁为光孔;隔音组件,包括:第一隔音件,呈片状,设置在定位槽内;第二隔音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设置在开口内,第二部分贴覆于光孔的内壁上。该节叉结构将节叉的开口附近的内花键去掉,将锁紧载荷转移至远离节叉开口的内花键上,使得节叉锁紧后内花键的受力更加均匀,减小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节叉结构、转向管柱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异响是转向系统抱怨率最高的故障模式,它是衡量整车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也一直是国内外整车及零部件供应商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广泛普及,管柱助力式结构因其结构简单便于布置而应用较多。但相较于传统的液压助力、齿轮电动助力和齿条电动助力,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的中间轴所承载的扭矩较高,可达到前几种类型的十数倍;尤其目前纯电动及混动车辆的开发需求增多,整车的前轴载荷不断提高,电动助力转向管柱(CEPS)中间轴承受的扭矩甚至可高达90N.m以上。有些车型设计时基于平台化及通用化的考虑,仍然沿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或齿轮或齿条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P/REPS)的中间轴设计方案,未充分考虑中间轴承受载荷的变化,后期出现节叉花键异响及螺栓松旷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叉结构、转向管柱组件及汽车,该节叉结构从改善节叉的内花键的受力分布入手,将节叉的开口附近的内花键去掉,将锁紧载荷转移至远离节叉开口的内花键上,使得节叉锁紧后内花键的受力更加均匀,消除内花键的键齿的齿侧间隙,减小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叉结构,包括:
节叉本体,一端为叉状部,另一端为连接部;
连接孔,由所述连接部的底部向所述叉状部贯通开设,所述连接孔的一侧孔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壁上开设有锁紧孔;
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侧孔壁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两侧的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开口两侧的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为光孔;
隔音组件,包括:
第一隔音件,呈片状,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第二隔音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第二部分贴覆于所述光孔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隔音组件还包括隔音垫,所述隔音垫设置在所述连接孔靠近所述叉状部的一端,所述隔音垫将所述连接孔封堵。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音件和第二隔音件为硫化橡胶,所述第一隔音件通过硫化工艺成型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第二隔音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硫化工艺分别成型在所述开口内和所述光孔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锁紧孔贯穿所述第二隔音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锁紧孔包括螺纹孔部和通孔部,所述螺纹孔部和通孔部分别开设在所述开口的两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内部贯通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可拆卸地设置有通气孔塞。
可选地,所述隔音垫的材料为吸音棉,所述隔音垫胶接在所述连接孔的所述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24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管柱调节手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导航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