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7868.7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9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冬生;陈二雄;尹应德;刘世杰;叶周;陈杭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3/28;F24F13/24;F24F7/007;F24F3/16;F28F21/08;F28F1/02;A61L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流 热交换器 | ||
1.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进风口、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口、热交换芯体、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
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均位于壳体内;
热交换芯体主要由若干根换热管排列组合而成,并通过换热管和壳体分隔出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室外进风口位于显热交换器顶面,室内新风口位于显热交换器底面,室外进风口、热交换芯体管程和室内新风口依次相连构成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回风口位于显热交换器侧面下部,室外排风口位于显热交换器另一侧面上部,室内回风口、热交换芯体壳程和室外排风口依次相连构成第二换热风道;
新风风机、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位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内,且沿新风进风方向依次设置,新风风机、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靠近室外进风口,第三过滤层靠近室内新风口;
排风风机位于第二热交换风道内,并靠近室外排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交换风道和所述的第二热交换风道平行分布,两者内部空气流动方式呈逆向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采用光滑圆管、低肋管、椭圆管或扭曲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材质为铜管、不锈钢管、钛管或铝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体的换热管采用扭曲管时,相邻扭曲管之间在最大变径凸点处相互接触,形成自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体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换热管并排组成,具有独立的热交换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层为初效过滤器或静电除尘器;所述的第二过滤层为高效过滤器;所述的第三过滤层为活性炭层、HEPA滤网或紫外灭菌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层均使用卡扣方式安装在壳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采用降噪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检修板,且检修板活动安装在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78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卸料除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