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7868.7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9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冬生;陈二雄;尹应德;刘世杰;叶周;陈杭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3/28;F24F13/24;F24F7/007;F24F3/16;F28F21/08;F28F1/02;A61L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流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包括室外进风口、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口、热交换芯体、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热交换芯体由换热管和壳体分隔出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由室外进风口、热交换芯体管程和室内新风口组成;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由室内回风口、热交换芯体壳程和室外排风口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纯逆流显热交换器,解决了常规显热交换器热交换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维护保养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的城市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室内设计普遍采用显热交换器回收排风冷/热量,同时净化室内空气,达到提供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的目的。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天越来越多,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PM2.5)严重超标,当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时,大量的粉尘等有害物质很容易堵塞显热交换器的除尘过滤装置,因此需要对除尘过滤装置进行频繁的清洗或更换,同时使除尘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普通的排风扇、送风扇只能进行简单的排风、送风工作,在炎热夏季,换气的同时会导致室内温度上升,在寒冷冬季,则会导致室内温度降低,此时需要通过显热交换器使排出的污浊空气和从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现有技术的显热交换器可对室内排出的空气中包含的冷/热量进行不同程度的回收,使室内温度波动最小化,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现有技术的显热交换器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进风口、室外排风口、除尘过滤装置、热交换芯体,风门机构、切换机构以及若干驱动风机等。当室内恒温环境空间需要新风时,开启驱动风机,室内污浊空气通过室内回风口,流经热交换芯体后通过室外排风口排放到室外环境中去,而补充进来的洁净新风则通过室外进风口,流经热交换芯体,与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回收排风的冷/热量并且经过除尘过滤装置后通过室内新风口进入室内环境中。上述过程在实现能量回收的情况下,使室内污浊的空气通过室外排风口排到室外环境中,保证室内空间空气的洁净度和舒适度。
而热交换芯体作为其核心部件,主要功能是回收排风冷/热量,实现节能的目的,其热交换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全热回收器的温度交换效率以及室内人员的舒适度。目前市面上主流产品采用的热交换芯体为纸换热器,新风和排风为错流换热,这种结构的换热器换热效率较低,换热通道较狭小,容易堵塞,并且纸换热器在潮湿环境下需要定期更换,一般15~30天内就需要进行更换或者清洗,因此其使用寿命较短,运行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无需维护保养且成本低廉的显热交换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纯逆流显热交换器,包括室外进风口、室内新风口、室内回风口、室外排风口、热交换芯体、壳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
热交换芯体、新风风机、排风风机、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均位于壳体内;
热交换芯体主要由若干根换热管排列组合而成,并通过换热管和壳体分隔出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室外进风口位于显热交换器顶面,室内新风口位于显热交换器底面,室外进风口、热交换芯体管程和室内新风口依次相连构成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回风口位于显热交换器侧面下部,室外排风口位于显热交换器另一侧面上部,室内回风口、热交换芯体壳程和室外排风口依次相连构成第二换热风道;
新风风机、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位于第一热交换风道内,且沿新风进风方向依次设置,新风风机、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靠近室外进风口,第三过滤层靠近室内新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7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电流密度分布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卸料除尘车